登楼

〔唐代〕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注释

(1)客心:客居者之心。

(2)登临:登高观览。临,从高处往下看。

(3)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4)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5)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6)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7)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8)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9)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10)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11)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还,仍然。

(12)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13)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这里代指此诗。《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登楼拼音版

dēnglóu
huājìngāolóushāngxīnwànfāngduōnándēnglín
jǐnjiāngchūnláitiānlěiyúnbiànjīn
běicháotíngzhōnggǎi西shānkòudàoxiāngqīn
liánhòuzhǔhuánmiàoliáowéiliángyín

作品简介

《登楼》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唐代七律的巅峰之作,被誉为"杜诗七律第一"。诗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以乐景写哀,"万方多难此登临"点明时代背景,"锦江春色来天地"拓开壮阔空间,"玉垒浮云变古今"浓缩历史沧桑,"北极朝廷终不改"表忠贞信念,"西山寇盗莫相侵"发严正警告,"可怜后主还祠庙"借古讽今,"日暮聊为梁甫吟"结以悲怆自况。全诗气象雄浑,展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至高境界。

创作背景

《登楼》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53岁客居成都时。值吐蕃攻陷长安、代宗出逃后返京,藩镇割据加剧。诗人登楼远眺,将"万方多难"的时局与"锦江春色"的自然永恒对举,其"北极朝廷"的信念与"梁甫吟"的悲叹,折射出盛唐向中唐过渡期的历史阵痛,是杜甫"诗史"精神的典范呈现。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霍山驿楼

〔唐代〕李商隐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

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登太白楼

〔明代〕王世贞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九日登一览楼

〔明代〕陈子龙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杪秋登江楼

〔唐代〕周贺

平楚起寒色,长沙犹未还。

世情何处淡,湘水向人闲。

空翠隐高鸟,夕阳归远山。

孤云万馀里,惆怅洞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