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唐代七律的巅峰之作,被誉为"杜诗七律第一"。诗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以乐景写哀,"万方多难此登临"点明时代背景,"锦江春色来天地"拓开壮阔空间,"玉垒浮云变古今"浓缩历史沧桑,"北极朝廷终不改"表忠贞信念,"西山寇盗莫相侵"发严正警告,"可怜后主还祠庙"借古讽今,"日暮聊为梁甫吟"结以悲怆自况。全诗气象雄浑,展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至高境界。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登楼》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53岁客居成都时。值吐蕃攻陷长安、代宗出逃后返京,藩镇割据加剧。诗人登楼远眺,将"万方多难"的时局与"锦江春色"的自然永恒对举,其"北极朝廷"的信念与"梁甫吟"的悲叹,折射出盛唐向中唐过渡期的历史阵痛,是杜甫"诗史"精神的典范呈现。
翻译注释
翻译
登上高楼满怀伤感看繁花,万方多艰难令人触目惊心。
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
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
可怜后主只剩祠庙可归还,姑且在黄昏时吟诵《梁甫吟》。
注释
(1)客心:客居者之心。
(2)登临:登高观览。临,从高处往下看。
(3)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4)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5)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6)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7)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8)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9)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10)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11)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还,仍然。
(12)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13)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这里代指此诗。《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这里的“梁甫吟”即指这首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崖州城作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登高有怀
秋菊开谁对,寒郊望更新。
乾坤东逝水,车马比来尘。
屈指悲时事,停杯忆远人。
汀花与岸草,何处不伤神。
登楼望水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