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村童戏溪上》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足了诗题中童戏和静观的含蕴;颔联借物写人,写出小孩的天真活泼,自然本真的性格;颈联表达了对农村家庭的关切和同情;尾联则体现该诗的主题,从另一个侧面也写出诗人对早年在官场辛苦追求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现在自在而单纯的田园生活的某种向往和羡慕。全诗写景亦暗喻,多处运用反语、对比等表现手法,来充分表现主题,写得趣味盎然亦引人深思。
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观村童戏溪上》此诗为陆游于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春作于山阴。陆游志存高远,他从小熟读兵书文典,意不在阡陌之间,所以有《观村童戏溪上》这样一时的感慨,抒发对仕途命运无法揣测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愁闷。
翻译注释
翻译
雨后的溪水几乎要跟堤相平,闲来观看村童们在刚放晴的傍晚的种种嬉戏。
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冬季的三个月中就让儿童入学跟塾师读书,而在农忙时节村童就跟随父兄力田耦耕。
识字勉强能够应付租税劳役,何必为了做官而辛辛苦苦地打拼搏斗呢?
注释
(1)雨余:雨后。
(2)掠:拂过,漫过。
(3)晚晴:放晴的傍晚夕阳。
(4)竹马:儿童游戏,折竹骑以当马也。桓温少时,与殷浩共乘竹马。
(5)踉:行不迅也。
(6)淖:泥也。雨后道路沾濡难行之处,曰泥淖。
(7)纸鸢:玩具,俗称鹞子。
(8)跋扈:作强梁解。
(9)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10)儒生:这里指塾师。
(11)千耦:指农忙景象。耦:两个人各执一耜,并肩而耕。
(12)粗堪:勉强能够。
(13)供:应付。
(14)赋役:租税劳役。
(15)不须:不必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陆游的诗
相关推荐
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王主簿家酴醾
肌肤冰雪薰沈水,百草千花莫比芳。
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人枕囊。
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
观长安城图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观大散关图有感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
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
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
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
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
观搊筝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观朝雨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