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夜别王八员外》是唐代诗人贾至(一说萧静)的作品。此诗前二句写自己当年离开洛阳的情景,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后二句写失意之人送贬谪之人,同病相怜,离情别绪绵绵不绝。全诗感慨万端,情韵别致。诗人由己及人,由情及景,把写得离别之情意味深长。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三六,编在贾至卷下。按这种观点,此诗当作于贾至任岳州司马期间。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唐军伐安史乱军,贾至遂被贬为岳州司马。又逢友人王八员外被贬赴长沙。诗人和友人在仕途上都经受了同样的挫折,因此写下这样的送别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在一个柳絮纷飞的时节,我告别了故乡洛阳,经过千里跋涉,在梅花开放的寒冬到了三湘。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盛衰荣辱,如同浮云一样,都是过眼云烟;可是,依依离情,却像那悠长的江水一样,绵绵不绝。
注释
(1)三湘:一说潇湘、资湘、沅湘。这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2)逐:随,跟随。
全文拼音版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作者介绍
贾至(718—772),字幼邻,洛阳(今属河南)人。初为单父尉,唐肃宗时升至中书舍人,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出为汝州刺史,次年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复职中书舍人,后官至右散骑常侍。《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四十六首。
贾至的诗
相关推荐
巴陵赠贾舍人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巴江柳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巴丘书事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巴陵别刘处士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