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

〔宋代〕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作品简介

《武夷山中》是宋末元初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遗民诗,这首诗作于南宋亡后,谢枋得隐居在武夷山中,但国破家亡的哀痛始终不能忘叹,眼见祖国河山沦入敌手,反抗的呼声早已沉寂,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可是他还是用严寒、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永远要坚持民族气节,决不向敌人屈膝。

创作背景

《武夷山中》写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此时,信洲失守,抗元失败后作者已在武夷山中转徙十年,文天祥已经就义两年。蒙古的铁蹄从北向南践踏而来,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掳。诗写于隐居后期,东南一带的抗元烽火已被扑灭,元朝统治者正开始访求亡宋遗臣,收买汉族士大夫。

翻译注释

翻译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

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注释

(1)武夷山:在福建崇安西南,群峰林立,溪流回湍,是著名风景区。

(2)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3)青峰:苍翠的山峰。

(4)几生:何年何月,几时。

全文拼音版

shānzhōng
shíniánmènghuánjiāqīngfēngshuǐ
tiānliáoshānxiēshēngxiūdàoméihuā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德祐元年(1275)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破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其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编有《文章轨范》。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谢枋得的诗

相关推荐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侯庙

〔明代〕佚名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武昌老人说笛歌

〔唐代〕刘禹锡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武昌松风阁

〔宋代〕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