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用韵答赵晋臣敷文

〔宋代〕辛弃疾

不堪鶗鴂,早教百草放春归。江头愁杀吾累。却觉君侯雅句,千载共心期。便留春甚乐,乐了须悲。

琼而素而。被花恼、只莺知。正要千钟角酒,五字裁诗。江东日暮,道绣斧、人去未多时。还又要、玉殿论思。

全文拼音版

luóményǐn··yòngyùnzhàojìnchénwén
kānjuézǎojiàobǎicǎofàngchūnguījiāngtóuchóushālèiquèjuéjūnhóuqiānzàigòngxīn便biànliúchūnshénlebēi
qióngérérbèihuānǎozhǐyīngzhīzhèngyàoqiānzhōngjiǎojiǔcáishījiāngdōngdàoxiùrénwèiduōshíháiyòuyào殿diànlùn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婆罗门引·涨云暮卷

〔宋代〕曹组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河淡扫澄空。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

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凝泪眼、泣尽西风。

婆罗门引·月下忆荷花

〔清代〕庄棫

夕阳渐下,晚来落月尚窥人。一弯乍吐冰轮。也学蛾眉新样,融入画堂春。喜纤云不起,玉宇无尘。

香醪一尊。理瑶琴、共谁陈。独自追凉小院,无语黄昏。相思何限,闹荷花、深处晚香匀。倚玉阑、绕转千巡。

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

〔宋代〕辛弃疾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和陶诗。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婆罗门引·辛卯中秋望月

〔元代〕张之翰

宦游南北,月明何处不相随。十年九赋新词。

今夜清光如许,无以侑金卮。

想叨居此职,著甚推辞。临风再思。是有句欲来时。

除却广寒人见,尘世谁知。

天香一阵,恰飘动婆娑桂树枝。秋影里、醉写乌丝。

婆罗门引·病中对菊

〔元代〕张之翰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

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宦游最难。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

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微雨后、一笑相看。

婆罗门引·山居补植花木

〔清代〕杨玉衔

庐非人境,山深四月未闻莺。飞花空忆春城。

最恼无情野烧,收拾到陈青。

尽黄云红叶,一望芜平。荒畦几棱。豆坼甲,怯寒轻。

剩有劫余幸草,识我经行。饾饤阴晴。

试种竹、移蕉环护庭。锄未了,雾冥冥。

婆罗门引·五日

〔清代〕陈洵

新蒲剪胜,赚入风景又江乡。无情臂缕偏长。

炊黍匆匆闲梦,榴火艳窥墙。

奈生绡难写,旧色凄凉。扁舟断肠。纵面隔。宛闻香。

零落歌莺舞燕,如锦花场。独醒未妨。

唤不起词流湖上觞。波语窄,一桁潇湘。

婆罗门引·送李士元之荆南提刑经历

〔元代〕刘敏中

京华逆旅,转头岁月十年中。悠悠真赏难逢。

牢落黄金已尽,仆马亦龙钟。

但平生豪气,未减元龙。临江故封。吴与蜀,渺西东。

此幕聊堪一笑,且叹途穷。

扁舟南下,正霜落荆门江树空。诗有兴、说与飞鸿。

婆罗门引·用曹组韵

〔近代〕汪东

芳华易尽,个人不语倚雕栊。情伤事,与春空。

夜月惊乌啼碎,寥落古吴宫。

望层台高树,泪眼朦胧。期欢再逢。万里隔,此心同。

别有亭亭倩影,荷绽新红。

斜簪欹佩,似含恨、遥立碧波中。应自悔、迟嫁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