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六绝句·其五》是杜甫诗论的核心篇章,以精炼的七言绝句提出"古今并重"的文学主张。首句"不薄今人爱古人"直陈辩证立场,反对盲目崇古或贬今;"清词丽句必为邻"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后两句以"屈宋"(屈原、宋玉)为标杆,警示若仅追求辞藻华丽恐堕"齐梁"浮艳之风。全诗在二十八字中构建起"继承—创新—超越"的诗学体系,堪称中国古代文论的诗化典范。
戏为六绝句·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戏为六绝句·其五》此诗与组诗同作于上元二年(761年),针对当时文坛两派之争:一派全盘否定六朝以降文学,另一派沉溺齐梁绮丽。杜甫以"屈宋"喻《楚辞》传统,"齐梁"指浮华文风,主张既要汲取古人精髓(如《风》《骚》精神),亦不排斥今人"清词丽句"的形式之美,体现出安史之乱后重建文化自信的深刻思考。
翻译注释
翻译
你们学诗要爱古人但也不能鄙薄像庾信、四杰这样的今人,要把他们的清词丽句引为同调。
如果你们要在内心里追攀屈原、宋玉,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否则就会沿流失源,堕入齐、梁时期那种轻浮侧艳的后尘了。
注释
(1)薄:小看,看不起,轻视。
(2)必为邻:一定要引以为邻居,即不排斥的意思。
(3)窃攀:内心里追攀。
(4)屈宋:屈原和宋玉。
(5)方驾:并车而行。这是诗人对轻薄文士说的:“你们想与屈原、宋玉齐名,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齐、梁文风浮艳,重形式轻内容。这一句,诗人紧承上句说:“如若不然,恐怕你们连齐梁文人还不如呢!”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戏赠郑溧阳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戏赠丁判官
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人把一杯。
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
戏赠友人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戏题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戏题木兰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戏题阶前芍药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其一
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
戏为六绝句·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