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庾岭》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诗。诗的首联描绘了大庾岭的险峻雄伟,继而由驿站西边梅花引起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限感慨;颔联写丞相祠、越王城都已冷寂荒芜,历史的遗迹已经衰败;颈联写诗人吊古伤今,产生思乡之情;尾联写遥望家乡,起伏的山峦、落日的余晖已经洒满了漫漫旅途,一种苍凉之感油然而生。此诗写景、抒怀融为一体,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感慨和浓厚的思乡之情,含蓄蕴藉,沉郁顿挫。
度大庾岭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度大庾岭》此诗作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当时朱彝尊应广东高要县知县杨雍建之聘赴广东,道经大庾岭。
翻译注释
翻译
梅岭间雄关直上耸立云霄,驿路边年深岁远梅雪飘。
丞相张九龄祠堂香火冷,越王赵佗城阙终寂寥。
北来的大雁飞不到此地,南飞的鹧鸪与梅岭争高。
乡关何处无法再远眺,乱山中日落黄昏路途遥。
注释
(1)雄关:指梅关,在大庾岭上。
(2)驿路梅花岁月徂:驿路:古代的交通大道,沿途设置驿站,供往来出公差的官员们休息。梅花:大庾岭上多梅花。岁月徂(cú):指年代久远。徂:往,逝。
(3)丞相祠堂:指大庾岭上张九龄祠堂。丞相:指唐宰相张九龄,九龄为岭南人。
(4)越王城阙:在今广州城西。越王:指南越王赵佗。
(5)北至无鸿雁:相传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即返,不再向南过大庾岭。
(6)南飞有鹧鸪:鹧鸪畏寒,适于南方。鹧鸪:鸟名。
(7)乡国:故乡。
(8)重伫望:重:再。伫望:站立四望。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朱彝尊的诗
相关推荐
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度浮桥至南台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度破讷沙二首·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度破讷沙二首·其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度枫木岭
初指山拂天,飞鸟不可度。
艰苦蹑危蹬,即是我行路。
百折频攀援,十步九回顾。
崚嶒忽在下,衣襟带云雾。
倒景犹照人,平地黯将暮。
东北望故乡,江流莽倾注。
长风万里来,独立难久伫。
度桂岭歌
桂阳岭,下下复高高。
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