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三首·其一

〔唐代〕王维

玉窗萤影度,金殿人声绝。

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

作品简介

《班婕妤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借乐府古题写宫怨。其中第一首较为知名,诗写主人公深夜独坐凝望,抱着期待君王临幸的一线希望,然而玉窗萤影暗飞,金殿人声静寂,君王早已憩息,而只剩自己长守空帷,坐对孤灯明灭。全诗无一字说“怨”,而失宠不眠之情见于言外。

创作背景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出身名门闺秀,才貌双全,德行美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妃。班婕妤曾经非常受皇帝宠爱,能够在生活上规劝皇帝。然而赵飞燕姐妹入宫后,汉成帝逐渐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班婕妤受到冷落。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先后陷害许皇后和班婕妤,许皇后被废,班婕妤前往长信宫侍奉太后以自保。从那以后,班婕妤在长信宫陪着太后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班婕妤的不幸遭遇,受到后人的同情和怜悯,诗人吟咏班婕妤的故事,有时是感慨班婕妤的遭遇,有时是借班婕妤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怨情。王维作这组诗的契机当是因读史而感慨或是抒发自身的怨情,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翻译注释

翻译

美丽的窗户旁飞过萤火虫的影子,金殿上已经没有人在活动。

在秋天的夜晚守着华丽的罗帐,一盏孤灯整晚亮着没有熄灭。

注释

(1)班婕妤: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婕妤,汉代后宫名号有十四等级,婕妤是第二等,是比较高阶的妃嫔名号。

(2)玉窗:精美的窗户。这里与下文的“金殿”相对。

(3)萤影:萤火虫的影子。

(4)罗帷:丝制帷慢。帷,宫中的帐幕。一作“帏”。

(5)耿:照,明。

全文拼音版

bānjiésānshǒu··
chuāngyíngyǐngjīn殿diànrénshēngjué
qiūshǒuluówéidēnggěngmiè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小雅·苕之华

〔先秦〕诗经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寒食

〔宋代〕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寄人

〔唐代〕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洞庭阻风

〔唐代〕许棠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

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与子俨等疏

〔魏晋〕陶渊明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耒阳溪夜行

〔唐代〕张九龄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送王孝廉觐省

〔唐代〕李白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注似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