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六首·其六

〔唐代〕杜甫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作品简介

《绝句六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六首诗摹写春天宿雨新晴时草堂周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第六首诗系写江溪春夜景物。首句写江水动荡,月影推移,恍如移石以去。次句写溪内空虚,白云缥渺,好似傍花而迷。石在江边,月浮江上,江波翻动,则恍如月光移动江边之石。花在溪旁,云行天上,映于水中,故见其虚而相傍。这都是从空际着笔,是写一种美丽的印象,王嗣奭说“似不可解”,却不影响欣赏。三,四句写鸟归而知故道,而船来却宿谁家,意谓客不如鸟之有归宿也,客愁自不待言。鸟总是循熟路归林,帆过却不知到何处停泊:因景生情,富人生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解释这组诗说“此当是广德二年(764年)复归草堂时作”。唐代宗广德二年暮春杜甫重回草堂,恰值“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加之对严武的御敌安蜀颇有信心,兴致很高,于是写下这组绝句。

翻译注释

翻译

江水翻动像月光推动江边石头,云花映入溪水中让流水显得虚幻。

鸟儿总是循着熟路归入树林中,船帆驶过却不知到什么地方停泊。

注释

(1)故道:旧道,原路。

全文拼音版

juéliùshǒu··liù
jiāngdòngyuèshíyúnbànghuā
niǎozhīdàofānguò宿shuíjiā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绝命词

〔清代〕佚名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