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头寺

〔唐代〕杜甫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作品简介

《望牛头寺》是杜甫晚年流寓蜀地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独特的禅意视角描绘牛头寺的幽静景致。诗中"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一联,以虚实相生的笔法展现佛寺与自然的交融;"传灯""布地"等佛家典故的运用,既写实景又寓禅理。尾联"不住心"化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体现诗人对佛理的体悟。全诗将山水描写与禅思感悟相结合,展现了杜甫晚期诗歌中难得的空灵之境。

创作背景

《望牛头寺》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杜甫避乱成都期间。时诗人寓居草堂,常游历周边寺院。牛头寺(在今四川三台)为蜀中名刹,杜甫登临远眺,既陶醉于山寺春色,又借佛寺清幽排遣乱世之忧。"传灯"暗喻战火中文化命脉的延续,"不住心"则折射其超脱现实苦难的精神追求,展现晚年杜甫思想中的佛道色彩。

翻译注释

翻译

牛头山上见到鹤林禅师,禅机如同山路蜿蜒幽深。

春色浮满山中,山高寺远,连银河似乎都宿在大殿影中。

传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众生长处黑夜,故施慈悲,于世间遍布远比黄金更贵的佛法。

我年纪已老,别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该收收心,静心下来好好修心养性了。

注释

(1)牛头:牛头寺。

(2)鹤林:鹤林禅师,一说为附近的鹤林寺。

(3)迳:同“径”,山路。

(4)天河:银河。

(5)传灯:佛法像灯一样,能够照破世间冥暗,所以佛门把传法称为“传灯。”

(6)不住心:犹无住心,即空灵禅心。

全文拼音版

wàngniútóu
niútóujiànlínjìngràoyōushēn
chūnshānwàitiān宿殿diànyīn
chuándēngbáiyǒuhuángjīn
xiūzuòkuánglǎohuíkànzhùxī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江南·重阳日

〔宋代〕康与之

重阳日,四面雨垂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路上水平脐。淹浸倒东篱。

茱萸胖,黄菊湿齑齑。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

望海潮·上兰州守

〔金代〕邓千江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望夫山

〔宋代〕陈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望海潮·插天翠壁

〔清代〕张景祁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关险扼东溟。沙屿布棋,飚轮测线,龙骧万斛难经。笳鼓正连营。听回潮夜半,添助军声。尚有楼船,鲎帆影里矗危旌。

追思燕颔勋名,问谁投健笔,更请长缨?警鹤唳空,狂鱼舞月,边愁暗入春城。玉帐坐谈兵。有獞花压酒,引剑风生。甚日炎洲洗甲,沧海浊波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