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行

〔明代〕袁宏道

妾家白蘋洲,随风作乡土。

弄篙如弄针,不曾拈一缕。

四月鱼苗风,随君到巴东。

十月洗河水,送君发扬子。

扬子波势恶,无风浪亦作。

江深得鱼难,鸬鹚充糕臛。

生子若凫雏,穿江复入湖。

长时剪荷叶,与儿作衣襦。

作品简介

《棹歌行》是明代文学家、诗人袁宏道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渔妇自述的形式,描写了长江渔民的贫苦生活,体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诗歌采用乐府民歌体,自始至终运用叙述的手法,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万历二十三年(1595),作者被选为吴县(今属江苏)县令,在任上,颇受地方爱戴,却招致当道者不满,为消除胸臆的不快,作者辞官游历东南名胜。万历二十六年(1598),作者被起为顺天府(今属北京)教授。《棹歌行》该诗便作于赴京途中。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本住在白蘋洲,随船漂泊,居无定所。

使用竹篙,就好像使用针线一样顺手,可不曾做过针线活。

四月鱼苗风刮起,就和丈夫一同去巴东一带打鱼。

十月最后涨水的时候,又远送丈夫去扬子江口去追逐鱼群。

扬子江口风浪险恶,没有风,也是波浪滚滚。

江水深而鱼难得,只有宰杀喂养的鱼鹰当做干粮充饥。

儿子生下来和野鸭子一样,在江湖里飘荡,穿梭。

孩子长大一点就剪碎荷叶,给他当做衣服。

注释

(1)白蘋洲:生满蘋草的水边陆地。白蘋,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性喜浅水。

(2)乡土:出生的故土。

(3)针:同“针”,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4)拈: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

(5)一缕:一丝线,此代指针线活。

(6)鱼苗风:渔家常用之语,指鱼苗长得特别旺盛。鱼苗,又叫鱼秧,鱼子始孵化出生,如禾之苗,凡动植物,无节制的生长,叫“风”。

(7)巴东:郡名,在今湖北秭归一带。

(8)洗河水:渔家常用之语,十月霜降而河水澄清,叫“洗河水”。

(9)发:出发,到。

(10)扬子:长江从江都到镇江之间的一段,古称扬子江。

(11)作:起。

(12)鸬鹚:水鸟名,俗称“鱼鹰”,羽毛黑色,善捕食鱼类,渔人常养它来捉鱼。

(13)充:充作,当作。

(14)糕臛:泛指食物。臛:肉羹。

(15)凫雏:小野鸭。凫,水鸟名,俗称“野鸭子”。雏,幼小的鸟。

(16)长:长大。

(17)衣襦:泛指衣服。襦,古代儿童穿的一种短上衣。

全文拼音版

zhàoxíng
qièjiābáipínzhōusuífēngzuòxiāng
nònggāonòngzhēncéngniān
yuèmiáofēngsuíjūndàodōng
shíyuèshuǐsòngjūnyángzi
yángzishìèfēnglàngzuò
jiāngshēnnánchōnggāohuò
shēngziruòchú穿chuānjiāng
zhǎngshíjiǎnérzuò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公安三袁"之领袖。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共创"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之风。其散文清新流畅,小品文尤佳,《满井游记》《虎丘记》等写景抒怀,活泼自然。诗作真率浅白,多写闲适生活。著有《袁中郎全集》,其文学革新思想对晚明"性灵文学"发展影响深远,成为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之一。

袁宏道的诗

相关推荐

汉武

〔宋代〕杨亿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

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

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待诏先生齿编贝,那教索米向长安。

曲江对酒

〔唐代〕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洛阳女儿行

〔唐代〕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红蕉

〔唐代〕柳宗元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秦中吟十首·其三·伤宅

〔唐代〕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凊,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阳台路·楚天晚

〔宋代〕柳永

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

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

鹧鸪天·三山道中

〔宋代〕辛弃疾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