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徵君湘中有怀》是唐代诗人张谓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叙述了诗人久出未归的思乡之愁,无心看书,上楼饮酒,再想到京洛友人,更是急切想与之同游,一片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全诗语言通俗,平淡自然,不事雕琢,有淡妆之美。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这首诗写思乡,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作者任尚书郎时出使夏口(今湖北武汉武昌),与诸子泛舟洞庭湖时所作。当时同游的王徵君写了一首《湘中有怀》诗,张谓这首《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即为其唱和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八月的洞庭湖一片清秋,辽阔的潇湘水滔滔北流。
关山万里做着回家之梦,他乡为客难奈五更离愁。
无须打开书卷细细品味,只应开怀畅饮醉卧酒楼。
长安洛阳亲朋故旧无数,什么时候再与他们同游?
注释
(1)同:即“和”的意思。这是一首唱和之作。
(2)王徵君:姓王的徵君,名不详。徵君,对不接受朝廷征聘做官的隐士的尊称。
(3)洞庭:湖名。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湘、资、沅、澧四水汇流于此,在岳阳县城陵矶入长江。
(4)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
(5)还家:回家。
(6)为客:作客他乡。
(7)五更: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8)书帙:书卷的外套。一作“书箧”。
(9)偏宜:只应当;最宜;特别合适。
(10)故人:旧交;老友。
(11)京洛: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泛指国都。
(12)同游:一同游览。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谓的诗
相关推荐
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洪福僧园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春残已是风和雨,更着游人撼落花。
同崔邠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同崔傅答贤弟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野。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
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
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同柳吴兴何山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同王主簿有所思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