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

〔唐代〕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居庸古镇雄踞青山口,日落时分寒风狂袭。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山石险峻鸟儿难飞,冰坚雪厚战马行走迟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出塞征战缺乏良策,回家需要找个时机。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东山松桂长得很茂盛,还不如回去结茅隐居。

注释

(1)古镇:指居庸关。

(2)青山:指居庸山。

(3)堪迟:意为勉强迟迟行进。迟,敦煌残卷作“遑”。

(4)策:安边之策。

(5)东山:东晋谢安隐居之地。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拼音版

使shǐqīngjūnyōngsānshǒu··èr
zhènqīngshānkǒuhánfēngluòshí
yánluánniǎoguòbīngxuěkānchí
chūsàiyīnghuánjiālàiyǒu
dōngshānsōngguìguījiémáo

作品简介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是高适在严酷边塞环境中抒发归隐之思的深沉之作。全诗以“古镇青山口”的空间定位与“寒风落日”的时间节点,构建出苍凉寂寥的意境。颔联“岩峦鸟不过”以飞鸟难渡极写地势险峻,“冰雪马堪迟”借马行迟缓暗状苦寒彻骨。后四句由实入虚,“出塞无策”道尽书生从戎的窘迫,“归去结茅”的想象则在冰雪世界中绽开温暖的精神绿洲,形成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奏鸣。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秋天,四十七岁的高适以河南封丘县尉的身份送兵到驻在妫川(今河北怀来)城内的清夷军。这组诗是诗人在当年冬天送兵返回途中,进入河北昌平居庸关时所作。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高适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次安陆寄友人

〔唐代〕刘长卿

新年草色远萋萋,久客将归失路蹊。

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门前五柳几枝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