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品简介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词作,以明快笔调勾画江南渔隐图景。前两句"白鹭飞"与"鳜鱼肥"展现春汛时节的盎然生机;后三句"青箬笠""绿蓑衣"的色彩点缀与"不须归"的洒脱宣言,将渔父形象升华为精神自由的象征。全词仅二十七字却构建视听味觉的通感体验,语言清丽如民歌,开创文人词"以画入词"的先河。

创作背景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此词作于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隐居湖州西塞山时。诗人因事贬官后皈依道家,词中"不须归"的渔父实为自我写照。作品继承《楚辞·渔父》的隐逸传统,却摒弃愤世色彩,其"斜风细雨"的审美直接影响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今浙江湖州建有"西塞山渔歌子"主题景区。

翻译注释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1)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前」一作「边」。

(2)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5)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6)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全文拼音版

zi··西sāishānqiánbáifēi
西sàishānqiánbáifēitáohuāliúshuǐguìféi
qīngruò绿suōxiéfēngguī

作者介绍

张志和(732—774),唐代诗人、道士。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其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早期文人词名作,描绘水乡春景与隐逸之乐,清新旷远,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