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宋代〕苏轼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作品简介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送别词。上片渲染出严寒难御、凄清惨淡的环境,表现出侍女的哀伤心情。下片写侍女借酒消愁,而情愁更深,令人动心、消魂和断肠。全词是根据李白的《夜坐吟》诗改写,塑造了一位月夜悲歌、令人倾倒的侍女形象。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十二月,徐君猷(黄州太守,与苏轼是同僚)的侍女胜之将要离开黄州去苏州,该词是苏轼在送别胜之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映照着悲啼的侍女。灯芯快烧完了,胭脂粉和着泪水一滴滴地流下了。

没有饮完一杯酒,就见她掩面流泪,歌声里夹杂着凄凉的悲咽。悲情和歌声两方面尽量发泄,都不相违背。你要体味到她唱得令人悲痛之处,就是歌声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飞扬下来时。

注释

(1)冰合井:严寒的冰把井给封冻了。

(2)画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3)侵帏:侵袭帐子。侵,指一物进入他物中或他物上。

(4)青缸:代指青色的灯光。

(5)挑欲尽:挑:把灯芯拨出一些。欲尽:快烧完了。

(6)裛还垂:裛:沾湿。垂:掉下,流下。

(7)掩泪:犹掩涕,掩着面流泪。

(8)暗尘:多年不见的灰尘,积尘。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dōnghánbīngjǐng
dōnghánbīngjǐnghuàtángmíngyuèqīnwéiqīnggāngmíngmièzhàobēiqīnggāngtiāojǐnfěnlèiháichuí
wèijǐnzūnxiānyǎnlèishēngbàndàiqīngbēiqíngshēngliǎngjǐnxiāngwéizhīchángduànchùliángshàngànchénfēi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宋代〕苏轼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宋代〕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宋代〕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孤雁

〔清代〕纳兰性德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