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是吴文英创作的一首秋夜怀人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上阕首句先写梦,把自己的思念之情融入诗句之中,表达离别之殇,接着两句化用杜牧名句,指出梦中是冷清的,天高云淡的夜晚,只有鸟鹊悲啼。下阕写梦醒后的惆怅,感到正是在雨声和蟋蟀的叫声中,时光蹉跎白发丛生。结句顺理成章,把内心的苦楚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
全词语言质朴清新,构思巧妙,把心中无尽的哀愁寄托在织机上,仅用白描的手法,就将词人对伊人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是吴文英创作的一首秋夜怀人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上阕首句先写梦,把自己的思念之情融入诗句之中,表达离别之殇,接着两句化用杜牧名句,指出梦中是冷清的,天高云淡的夜晚,只有鸟鹊悲啼。下阕写梦醒后的惆怅,感到正是在雨声和蟋蟀的叫声中,时光蹉跎白发丛生。结句顺理成章,把内心的苦楚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
全词语言质朴清新,构思巧妙,把心中无尽的哀愁寄托在织机上,仅用白描的手法,就将词人对伊人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这首词是吴文英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吴中被遣去的姬妾。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这首词即是该时期的作品。
西楼上的人儿已经离去,就像大雁一去不知飞向何方。提起分别的感受,正如杜牧十栽扬州梦一觉醒来。记得当时天空云淡星稀,楚山已显现在晓色里。我们站立在河桥上,听着鸟儿啼鸣,彼此有多少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
现在窗外正下着雨,促织的叫声这么早就传来了。它低声地织呀织,织出我头上白发多少?这一切即使说给心上人听,她也未必都能知道。在这京城里,有多少人对着秋夜的孤灯变老了啊!
(1)夜游宫:词牌名,调见毛滂《东堂词》,贺铸词有“可怜许彩云飘泊”句,故又名“念彩云”。又因有“江北江南新念别”句,亦名“新念别”。双调,五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此词上、下片末后三个三字句。
(2)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3)扬州一觉:化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句意。
(4)蛩:蟋蟀。
(5)霜丝:指白发。
(6)萧娘:虽是对女子的泛称,但习惯上又多指姬妾艺妓之类的心上人。
(7)未知道:即未必能够想象得到。
(8)秋灯:秋夜的灯。
(9)几人老:“人几老”的倒装。几:多么,感叹副词。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余生,今至此。
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如此江山徒莽苍。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思与骑奴游上党。趁秋晴,蹠莲花,西岳掌。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
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