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波亭》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借歌咏横波亭,热烈地赞颂了移剌粘合守土安民的功绩,希望移剌粘合为国效劳,收复被蒙古军侵占的西北国土。全诗气魄宏伟,格调高昂。
横波亭
为青口帅赋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刘祁《归潜志》称:移剌粘合“为将镇静,守边不忧”,曾屡败北进的宋军。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元好问曾行走于移剌粘合幕中,对移剌粘合甚为推崇,期间便写下《横波亭》该诗篇。
翻译注释
翻译
孤亭傲岸地耸立河边,似插在飞泻的滚滚水流;磅礴的气势直冲霄汉,压倒了陈登的百尺高楼。
高亭连接的大海,浩浩茫茫,风波万里;镇守青口的豪杰,千年一遇,气壮山丘。
天幕上星光疏朗,月色昏淡,正是那鱼龙潜隐的夜晚;原野中老树轻摇,清霜遍地,又到了鸿雁南飞的寒秋。
我手拄宝剑,引吭长歌,望天举起了一杯清酒,浮云遮蔽的西北远空下,那正是我们沦陷的神州。
注释
(1)突兀:高耸特出的样子。
(2)飞流:形容亭脚下向东涌人大海的青口河,急湍如飞。
(3)气:气势,气概。
(4)元龙:陈登字元龙,三国时名士。
(5)百尺楼: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记载,许汜曾在刘备面前批评陈登不懂待人接客的礼貌,并举例说,他去探访陈登时,陈登不仅很久都不跟他说一句话,而且睡觉时自己睡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刘备回答说:“你一向都有国士的名声,如今天下大乱,人们都希望你忧国忘家,救治天下,而你却只知道买田买屋,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供采纳的,难怪陈登不想跟你说话了。要是碰着我的话,我将会睡在百尺高的楼上,而叫你睡在地下呢”百尺楼,本是刘备的话,后人常作为陈登事,用来表示豪放高迈的气势。
(6)瀛海:大海。青口镇地处海边,城东一里的地方就是黄海的海州湾。
(7)千年豪杰:此指青口帅移剌粘合。
(8)澹:通“淡”,淡薄,浅淡。
(9)鱼龙夜:指秋日。
(10)老木:老树。
(11)倚剑:手拄宝剑。倚,倚持,倚拄。
(12)浮云:这里是借来比喻蒙古侵略军。
(13)西北是神州:指代国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横江词六首·其三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塘渡
横塘渡,临水步。
郎西来,妾东去。
妾非倡家人,红楼大姓妇。
吹花误唾郎,感郎千金顾。
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
认取辛夷花,莫过杨梅树。
横江词六首·其二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词六首·其六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江词六首·其一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横江词六首·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横江词六首·其四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