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宋代〕吴文英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作品简介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词作。这首词描写重阳前一日游湖,表现了画船听歌的逸兴。上片叙述作者泛湖前登高之事,下片写作者与歌妓一起乘舟泛湖的情景。全词语言明快,无晦涩之感,音韵和谐自然。

创作背景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这首词是吴文英早年客苏时作。据夏承焘先生 《吴梦窗系年》 ,吴文英从理宗绍定至淳佑年间客居苏州十年左右,这首词即作于吴文英阴历九月初八游湖后。

翻译注释

翻译

攀登在山间小路上,沉醉在秋日的晚风中,秋风将帽子吹歪了。饱经风霜的菊花开得十分肥美,而自己衰弱的身体,犹如残烛之将尽,想要根据自己的设想去观赏这大好秋光,恐怕是很困难了。以羸弱之身登高,才有心旷之感,却又逢归雁哀啼而打扰清心。往年重阳,也曾游览石湖,在暮霭沉沉,秋雨萧索之中,曾经过郊外的荒桥边。

佳人盛装打扮,又偷偷地戴上金蝉发饰,为我按谱而歌,像插在鬓上的菊花一样美丽。以往每逢重阳,多为阴雨天气,而与佳人的相会则更加难得,今日恰逢晴天,令人欣喜不已,填词明志。我又划动画船,沐浴着月光与佳人一起游湖赏景。今晚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等到明天重阳佳节,又可以携佳人欣赏盛开的茱萸了。

注释

(1)欹冠:被风吹歪的帽子。

(2)霜饱花腴:饱经风霜的菊花开得十分肥美。

(3)妆靥:指歌妓盛装的打扮。

(4)鬓英:指菊花。

(5)度清商一曲:唱按清商曲谱写的歌曲。清商:古乐府中一种曲调。

(6)金蝉: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

(7)兰情:指契合的友情,语出《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8)吟笺:填词在纸上。

(9)佩环:原指衣带上所系的佩玉,这里代指歌妓。

(10)婵娟:月亮。

(11)紫萸:佩带的茱萸。

全文拼音版

shuānghuā··zhòngyángqiánfànshí
cuìwēizhǎizuìwǎnfēngpíngshuíwèizhěngguānshuāngbǎohuāzhúxiāorénshòuqiūguāngzuòdōunánbìng怀huáiqiángkuānhènyànshēngpiānluòqiánniánshíjiù宿liángyānqiūqiáohán
zhuāngbìnyīngzhēngyànqīngshāngànzhuìjīnchánfāngjiéduōyīnlánqínghuìqínghuīchēngyínjiāngènghuàchuányǐnpèihuányāoxiàchánjuānsuànmíngcháowèilezhòngyángyīngnàikàn

作者介绍

吴文英(1200—1268),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吴文英的诗

相关推荐

听雨

〔元代〕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行路难三首·其三

〔唐代〕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秋登巴陵望洞庭

〔唐代〕李白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