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与李邕(时任北海太守)同游济南历下亭的宴饮之作。诗中描绘了历下亭的清幽景色和宴饮雅趣,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意境超逸,展现了杜甫早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夏,杜甫漫游齐赵时期。李邕(李北海)是当时文坛领袖,时任北海太守,途经济南与杜甫相会。历下亭在济南大明湖畔,诗中"海右"(海西,指齐鲁)、"名士多"反映当地文风之盛。34岁的杜甫与68岁的李邕忘年相交,宴中既写亭景清幽,又发"贵贱俱役"的人生之叹。
翻译注释
翻译
李公在历下亭驻下太守的车盖。我由北渚经过清河前来拜访。
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兮,济南是名土辈出的地方。
云山磅礴已令人生发诗兴,美人陪饮更令人对酒高歌。
修长的竹林清爽无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凉。
这里的景物蕴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红日西沉,宴会将散,无可奈何。
贵者如公、贱者如我同是被事物役使,恐怕今后难以把您重访。
注释
(1)东藩:李北海,均指李邕。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
(2)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
(3)北渚:指历下亭北边水中的小块陆地。
(4)清河:大清河,又名济水,原在齐州(济南)之北,后被黄河夺其河路。
(5)海右:古时正向为南,因海在东,陆地在西,故称陆地为“海右”。
(6)济南名士多:此句作者自注:“时邑人蹇处士等在座。”自汉以来的经师如伏生等,皆济南人,故曰名士多。这两句诗,因为颂扬得实,已为后人作为对联,悬挂亭中(今改为门联)。
(7)云山已发兴:曹毗文:招仪凤于云山。云山指远处的云影山色。发兴催发作诗的兴致。
(8)玉佩:唐时宴会有女乐,此处指唱歌侑酒的歌妓。
(9)当:是当对的当。
(10)修竹:修长的竹子。
(11)交流:两河交汇。
(12)蕴真:蕴含着真正的乐趣。
(13)惬:称心,满意。
(14)贵:尊贵,指李邕。
(15)贱:低贱,杜甫自谦之称。
(16)俱:都。
(17)物役:为外物所役使。
(18)公:指李邕。
(19)难重过:难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机会。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独步人何在?当阳有故楼。
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
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
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其二
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
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
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世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六
风磴吹阴雪,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九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将军不好武,稚子总能文。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八
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
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瞝。
刺船思郢客,解水乞吴儿。
坐对秦山晚,江湖兴颇随。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二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四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
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