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宋代〕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作品简介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是北宋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上阕写离开长安时所见;下阕以抒情为主,写离别长安时置身舟中的感受。全词通过描写富有寓意和韵味的景物来表达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

创作背景

柳永作为”西征客“来到汉唐旧都长安,又在灞桥这一个传统的离别之地与友人分袂,他徘徊在桥上,自然神思徜徉,离忧顿生,有感而发写下《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

注释

(1)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2)风物:风俗。

(3)楚宫腰: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4)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蘅即杜蘅。

(5)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6)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全文拼音版

shàoniányóu··cēnyānshùlíngqiáo
cēnyānshùlíngqiáofēngjìnqiáncháoshuāiyángliǔjīngpānzhéqiáocuìchǔgōngyāo
yángxiándànqiūguānglǎomǎnhénggāoyángguānduànchángshēngjìnpínglánráo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多写市井生活与歌妓情思,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创“慢词”长调体裁,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等流传极广。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晚年中进士后仅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词作“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发展影响深远。

柳永的诗

相关推荐

少年游·重阳过后

〔宋代〕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少年游·草

〔宋代〕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茵。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