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唐代〕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作品简介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草堂时期的田园小品,以细腻笔触捕捉春日落寞。诗中"手种桃李非无主"写物我相知,"野老墙低还似家"显随遇而安,"恰似春风相欺得"嗔风掀屋茅,"夜来吹折数枝花"结以无奈幽默。全诗语言浅白似口语,将"春风欺人"的拟人妙想与"墙低似家"的贫士达观交融,展现了杜甫"老去诗篇浑漫与"的创作状态。

创作背景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50岁成都草堂时。值"安史之乱"未平,诗人暂得栖身却生活困顿。诗中"墙低似家"的自嘲与"风吹花折"的惋惜,暗含对时局动荡的隐喻。作品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形成微妙的情绪呼应,共同构成杜甫草堂诗"苦中作乐"的独特美学表达。

翻译注释

翻译

这是我亲手栽种的桃李啊并非没有主,我这乡野老人的院墙虽低却也是个家。

春风像是有意欺负我,昨夜翻过墙来吹折几枝花。

注释

(1)手种:自己亲手种植。

(2)野老:杜甫自指。

(3)恰似:正是。

(4)得:句末助词,唐人口语,相当于“呢”。

(5)夜来:昨夜。

全文拼音版

juémànxìngjiǔshǒu··èr
shǒuzhǒngtáofēizhǔlǎoqiángháishìjiā
qiàshìchūnfēngxiāngláichuīzhéshùzhīhuā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绝命辞

〔两汉〕息夫躬

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

矰若浮猋动则机兮,丛棘栈栈曷可栖兮。

发忠忘身自绕罔兮,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涕泣兮萑兰,心结愲兮伤肝。

虹蜺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开。

痛入天兮鸣謼,冤际绝兮谁语?

仰天光兮自列,招上帝兮我察。

秋风为我唫,浮云为我阴。

嗟若是兮欲何留,抚神龙兮揽其须。

游旷迥兮反亡期,雄失据兮世我思。

绝命词

〔清代〕佚名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