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于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1121年)八月十日在莱州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诗中李清照抒发了对丈夫赵明诚整日忙于应酬,却冷落了自己的不满情绪。但此诗又不同于一般的闺怨诗,而是以一种调侃的手法透露出自己的不悦之色和自己向往的生活场景。
感怀
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感怀》为李清照宣和三年(1121年)赴莱州探望赵明诚之作,李清照在诗中流落出对赵明诚的不满。大抵赵明诚出任郡守不久,忙于应酬,未能摆拨常务,反为“青州从事孔方兄”所累,使李清照有受冷落之感。特别是赵明诚住处“寒窗败几无书史”,“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所以诗、并序的字里行间颇见其不悦之色。
翻译注释
翻译
破旧的窗台和书案上没有一本诗书和史集,给人感觉就像袁术穷途末路生出的感慨:一无所有。
赵明诚每天奔波于酒宴之中,醉心于钱财当中,一天到晚就是这些无聊的闲事。
写诗要闭门谢客,在自己的住处焚香静思才能有好的想法。
在平静中我得到两个好朋友,一个是乌有先生、一个是子虚先生。
注释
(1)公路:袁术字公路。《三国志·袁术传》注引《吴书》:袁术兵败后,饥渴交至,叹曰:“袁术至于此乎!”李清照诗中用以比喻室中空无所有。
(2)青州从事:指好酒。《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辄令先尝。是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3)孔方兄:指钱。鲁褒《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4)生事:惹出事端。
(5)燕寝:指官员住所。
(6)乌有先生子虚子:乌有、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清照的诗
相关推荐
感事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感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感怀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感巫州荠菜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感春四首·其四
我恨不如江头人,长网横江遮紫鳞。
独宿荒陂射凫雁,卖纳租赋官不嗔。
归来欢笑对妻子,衣食自给宁羞贫。
今者无端读书史,智慧只足劳精神。
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霜白趋埃尘。
乾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
数杯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四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五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感旧·其三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