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品简介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以精巧的比喻描绘秋夜洞庭的静谧之美。前两句"湖光秋月"的融合与"镜未磨"的比喻,展现天地一色的空灵境界;后两句"山水翠"的大景突然聚焦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微景,将浩渺洞庭奇妙地艺术浓缩。全诗通过"和-镜-盘-螺"的意象链条,完成从宏大到精微的视觉转换,体现中唐诗歌"以巧思取胜"的新变特征。

创作背景

《望洞庭》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途中。诗人贬谪生涯中仍保持豁达胸襟,以"未磨镜"暗喻政治风波后的澄明心境。"青螺"指君山,其比喻既受雍陶《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启发,又以"白银盘"的创新组合开创后世"盆景式"山水描写范式,今岳阳楼景区刻有此诗碑文。

翻译注释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1)湖光:湖面的波光。

(2)两:指湖光和秋月。

(3)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4)潭面:指湖面。

(5)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6)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7)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8)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

(9)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全文拼音版

wàngdòngtíng
guāngqiūyuèliǎngxiāngtánmiànfēngjìngwèi
yáowàngdòngtíngshānshuǐcuìbáiyínpánqīngluó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