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风水洞作

〔宋代〕苏轼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作品简介

《临江仙·风水洞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山水纪游词,该词的题目已将游览景点标明。上片着重写风水洞中清美的境界,下片自抒所感,并写出出洞后所见。全词空旷清冽,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的表现方法,给人以八面来风之感,流露出词人回归田园的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苏轼游风水洞,被风水洞的美景所吸引,作《临江仙·风水洞作》该词描叙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翻译注释

翻译

地、水、风、火从来都是所在充满的,这里风水绝佳,又有什么可疑的呢!这是故意让我写诗赞美的吧。各种幽雅的花香气四溢,飘到了整个山涧、山谷之中,潭中秋天的水草似乎在随风起舞,水面上漾起细小而成圈的波纹。

洞中清美的泉水要是借给卢仝泡茶喝,他一定会觉得两腋习习生风,有飘飘欲仙之感,这样,恐怕他连天仙都不会恋慕了。还烦请流水把我送回家。高峰上只剩下将要落山的太阳,草丛中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

注释

(1)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此四者广大,能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

(2)寒藻:指秋天的水藻。

(3)沦漪:《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漪。”沦,细小而成圈的水纹。漪,语气词。

(4)玉川:唐诗人卢仝,号玉川子。

(5)两腋:两边胳肢窝。

(6)凭:烦请。

全文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fēngshuǐdòngzuò
cóngláidōubiànmǎnjiānfēngshuǐyīngwèixīnshīyōuhuāxiāngjiànhánzǎolún
jièchuānshēngliǎngtiānxiānwèixiāngháipíngliúshuǐsòngrénguīcéngdiānluòcǎozhān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临江仙·送王缄

〔宋代〕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宋代〕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临江仙·孤雁

〔清代〕纳兰性德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宋代〕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近代〕毛泽东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临江仙·十二高峰天外寒

〔五代〕阎选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

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宋代〕晏几道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宋代〕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