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代〕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作品简介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唐代诗人卢仝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此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至为稀罕,这该是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间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写得极其浪漫。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知道它是无数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诗人期待茶农们的苦日子能有尽头,诗里蕴含着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刻同情。全诗奇谲特异,句式长短不拘,错落有致,行文挥洒自如,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创作背景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此诗为卢仝年轻时所作,时间大约为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当时卢仝隐居于少室山,孟谏议(孟简)为常州刺史。

翻译注释

翻译

太阳已高高升起睡意依然很浓,这时军将敲门把我从梦中惊醒。

口称是孟谏议派他前来送书信,还有包裹用白绢斜封加三道印。

我打开书信宛如见了谏议的面,翻检包裹有圆圆的茶饼三百斤。

听说每到新年茶农采茶进山里,褶虫都被惊动春风也开始吹起。

因为天子正在等待品尝阳羡茶,白草都不敢先于茶树贸然开花。

和风吹起来茶树好像长出蓓蕾,原来是春天之前发出的黄嫩芽。

摘下新鲜的茶芽烘焙随即封裹,这种茶叶品位极好很少见到它。

茶叶供奉皇帝之馀还献给王公,怎么还能够送到我这山人之家。

我关上柴门室中没有一位俗客,头上戴着纱帽来给自己煎茶吃。

碧绿的茶水上面热气蒸腾不断,茶汤里细沫漂浮白光凝聚碗面。

喝第一碗唇喉都湿润,喝第二碗去掉了烦闷。

第三碗刮干我的胃肠,最后留下的只有文字五千卷。

第四碗后发出了轻汗,平生遇见的不平之事,都从毛孔中向外发散。

第五碗骨健又兼身清,第六碗好似通了仙灵。

第七碗已经吃不得了,只觉得两腋下微风吹拂要飞升。

蓬莱山,在何处?

我玉川子,要乘此清风飞向仙山去。

山上群仙掌管人间土,高高在上与人隔风雨。

哪里知道有千百万百姓的生命,堕在山巅悬崖受辛苦!

顺便替谏议探问百姓,到头来能得到喘息否?

注释

(1)走笔:谓挥毫疾书。

(2)孟谏议:即孟简,生平不详。谏议:朝廷言官名。

(3)打门:叩门。

(4)周公:指睡梦。

(5)白绢斜封三道印:言军将带来一包白绢密封并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

(6)开缄:打开信。

(7)宛见:如见。

(8)月团:指茶饼。茶饼为圆状,故称。

(9)蛰虫:蛰伏之虫,如冬眠的蛇之类。

(10)风:指煎茶时的滚沸声。

(11)阳羡:地名,古属今江苏常州。

(12)琲瓃:珠玉,喻茶之嫩芽。

(13)纱帽笼头:纱帽于隋唐以前为贵胄官吏所用,隋唐时则为一般士大夫的普通服饰。有时亦指普通人的纱巾之类。

(14)碧云:指茶的色泽。

(15)风:指煎茶时的滚沸声。

(16)白花:指煎茶时浮起的泡沫。

(17)吻:唇。

(18)蓬莱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19)司:统率。

(20)苏息:困乏后得到休息。

全文拼音版

zǒuxièmèngjiànxīnchá
gāozhàngshuìzhèngnóngjūnjiàngménjīngzhōugōng
kǒuyúnjiànsòngshūxìnbáijuànxiéfēngsāndàoyìn
kāijiānwǎnjiànjiànmiànshǒuyuèyuètuánsānbǎipiàn
wéndàoxīnniánshānzhéchóngjīngdòngchūnfēng
tiānchángyángxiànchábǎicǎogǎnxiānkāihuā
rénfēngànjiézhūbèiléixiānchūnchōuchūhuángjīn
zhāixiānbèifāngxuánfēngguǒzhìjīngzhìhǎoqiěshē
zhìzūnzhīwánggōngshì便biàndàoshānrénjiā
cháiménfǎnguānshāmàolǒngtóujiānchī
yúnyǐnfēngchuīduànbáihuāguāngníngwǎnmiàn
wǎnhóuwěnrùnliǎngwǎnmèn
sānwǎnsōuchángwéiyǒuwénqiānjuàn
wǎnqīnghànpíngshēngpíngshìjìnxiàngmáokǒngsàn
wǎnqīngliùwǎntōngxiānlíng
wǎnchīwéijuéliǎngqīngfēngshēng
péngláishānzàichù
chuānchéngqīngfēngguī
shānshàngqúnxiānxiàwèiqīnggāofēng
ānzhībǎiwàn亿cāngshēngmìngduòzàidiānshòuxīn
便biànwèijiànwèncāngshēngdàotóuháifǒu

作者介绍

卢仝(约775—835),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逐州市)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颇有拯世济民之志,但终生未能仕进。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其诗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与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风格奇特,近于散文。有《玉川子诗集》。

卢仝的诗

相关推荐

薤露行

〔两汉〕曹操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唐代〕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傥不接,甘与秋草同。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宋代〕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五石之瓠

〔先秦〕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答毛拙庵见招书院

〔明代〕王守仁

野夫病卧成疏懒,书卷常抛旧学荒。

岂有威仪堪法象,实惭文檄过称扬。

移居正宜投医肆,虚位仍烦避讲堂。

范我定应无所获,空令多士笑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