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潭作

〔唐代〕孟浩然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作品简介

《岘潭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诗人岘潭垂钓的乐趣和对家乡特产的赞美之情,前四句写景写趣,景幽趣浓,后四句写物写情,物美情深。全诗写得幽寂清远,又富生活气息,充满了自得之意和对家乡风物的自豪之情。

创作背景

《岘潭作》这首诗约作于孟浩然早年在家乡隐居时期,具体创作年代不详。隐居中的孟浩然常常在家乡附近钓鱼,如万山潭、岘山潭、习家池等,且尤其喜欢钓槎头鳊。其多有诗作涉及钓鱼,这首诗即是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岘山潭就在那山凹边,我清晨漫步沿着沙岸。

在潭边尝试垂下钓竿,果然钓到一条槎头鳊。

美人用精致的金错刀,纤手切出细细的鱼脍。

告诉思乡的平原内史,莼羹哪及鳊鱼味道鲜。

注释

(1)岘潭:襄阳城南岘山下、汉水边的一个小水潭,现已淤成良田。

(2)石潭傍隈隩:言岘潭依山脚之弯曲而成形。隈隩(wēi yù),山水曲深处。

(3)夤缘:循依而行。

(4)槎头鳊:据《襄阳耆旧记》及《襄阳志》载,岘山下汉水中出鳊鱼,味极鲜美,体扁阔而头颈短小,俗称“缩项鳊”。而襄阳人采捕,以槎断水,编多依槎,因而谓之“槎头缩项鳊”。槎,用竹木编成的筏。

(5)骋:恣意施展的意思。

(6)金错:为金错刀之简称,刀上有黄金错其文,故名。刀较名贵。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这里借指菜刀。

(7)纤手:纤细之手。

(8)脍:本为切细的鱼肉。这里用作动词,有切细和烹调的意思。

(9)鲜:鱼。

(10)因谢:为此提问。谢,问。

(11)陆内史:陆机,字士衡,西晋吴郡人。曾官平原内史,故后世称为“陆平原”或“陆内史”。内史,官名,或称作册内史,始于西周,掌管著作简册,册命诸侯卿大夫以及爵禄的废置。

(12)莼:睡莲科植物,生于南方湖泽中。叶片马蹄形,深绿色,茎紫色。可作羹,味美。

全文拼音版

xiàntánzuò
shítánbàngwēishāànxiǎoyínyuán
shìchuízhú竿gāndiàoguǒchátóubiān
měirénchěngjīncuòxiānshǒukuàihóngxiān
yīnxiènèishǐchúngēngchuán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岘山怀古

〔唐代〕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岘山怀古

〔唐代〕李白

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

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