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作品简介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是杜甫早期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以戏谑笔调描绘长安韦曲的春景。首联"花无赖""恼杀人"的反语,将春色拟人化为顽皮孩童;颔联"绿樽尽日"与"白发禁春"对举,在及时行乐中暗含年华之叹;颈联"钩衣石角""刺眼藤梢"的细节,展现野趣盎然的自然生机;尾联"小乌巾"的隐士意象,透露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活泼清新,在杜甫沉郁诗风中别具一格。

创作背景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春,杜甫困守长安求仕期间。韦曲为长安城南名胜,郑驸马(疑为郑潜曜,玄宗女临晋公主驸马)于此设宴。诗中"白发禁春"反映诗人时年40岁仍未得志的焦虑,"小乌巾"之愿实为对功名羁绊的委婉疏解,展现盛唐文人"仕隐矛盾"的典型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韦曲的花这样死皮赖脸,开得家家户户人人心烦。

我真想整天举起酒杯痛饮,白发老人靠它才能挨过春天。

山石的尖角把我的衣襟钩破,藤蔓的嫩枝鲜明得刺人眼。

什么时候我才能有一小片竹林,头戴小乌巾,享受生活的安闲?

注释

(1)郑驸马:即郑潜曜,为广文馆博士郑虔之侄,玄宗女儿临晋公主的丈夫。

(2)韦曲:在长安城南,下杜(杜曲)东北,是几代人做过宰相的大族韦氏聚居的地方,故名。唐代有不少贵家园林别墅建在这里。

(3)无赖:本意是指人的行为多诈狡狯,此处是用反语,形容春花盛开,好像有意撩逗人们,与人纠缠不休的样子。

(4)恼杀人:亦用反语,实则非常喜爱。

(5)绿尊:同“绿樽”,酒杯。

(6)虽:一作“须”。

(7)好禁春:亦用反语,实谓禁当不住春天。禁:一作“伤”。

(8)藤枝:一作“藤萝”,一作“藤梢”。

(9)刺眼:惹人注意。这里指藤枝在春天里长出惹人注目的新绿。

(10)占:占有,占据。这里指买一处园林。

(11)小乌巾:隐居者常戴的便帽。

全文拼音版

fèngpéizhèngwéièrshǒu··
wéihuālàijiājiānǎoshàrén
绿zūnsuījìnbáihǎojīnchūn
shíjiǎogōuténgzhīyǎnxīn
shízhàncóngzhútóudàixiǎojī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奉寄韦太守陟

〔唐代〕王维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唐代〕杜甫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北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

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

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

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

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

秋城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唐代〕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