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是杜甫早期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以戏谑笔调描绘长安韦曲的春景。首联"花无赖""恼杀人"的反语,将春色拟人化为顽皮孩童;颔联"绿樽尽日"与"白发禁春"对举,在及时行乐中暗含年华之叹;颈联"钩衣石角""刺眼藤梢"的细节,展现野趣盎然的自然生机;尾联"小乌巾"的隐士意象,透露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活泼清新,在杜甫沉郁诗风中别具一格。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一》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春,杜甫困守长安求仕期间。韦曲为长安城南名胜,郑驸马(疑为郑潜曜,玄宗女临晋公主驸马)于此设宴。诗中"白发禁春"反映诗人时年40岁仍未得志的焦虑,"小乌巾"之愿实为对功名羁绊的委婉疏解,展现盛唐文人"仕隐矛盾"的典型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韦曲的花这样死皮赖脸,开得家家户户人人心烦。
我真想整天举起酒杯痛饮,白发老人靠它才能挨过春天。
山石的尖角把我的衣襟钩破,藤蔓的嫩枝鲜明得刺人眼。
什么时候我才能有一小片竹林,头戴小乌巾,享受生活的安闲?
注释
(1)郑驸马:即郑潜曜,为广文馆博士郑虔之侄,玄宗女儿临晋公主的丈夫。
(2)韦曲:在长安城南,下杜(杜曲)东北,是几代人做过宰相的大族韦氏聚居的地方,故名。唐代有不少贵家园林别墅建在这里。
(3)无赖:本意是指人的行为多诈狡狯,此处是用反语,形容春花盛开,好像有意撩逗人们,与人纠缠不休的样子。
(4)恼杀人:亦用反语,实则非常喜爱。
(5)绿尊:同“绿樽”,酒杯。
(6)虽:一作“须”。
(7)好禁春:亦用反语,实谓禁当不住春天。禁:一作“伤”。
(8)藤枝:一作“藤萝”,一作“藤梢”。
(9)刺眼:惹人注意。这里指藤枝在春天里长出惹人注目的新绿。
(10)占:占有,占据。这里指买一处园林。
(11)小乌巾:隐居者常戴的便帽。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北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
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
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
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
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
秋城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二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奉和山夜临秋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