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一派明云荐爽

〔清代〕陈维崧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如此江山徒莽苍。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思与骑奴游上党。趁秋晴,蹠莲花,西岳掌。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如此江山徒莽苍。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

一派明净的云彩,献上了秋天的爽气,响亮的秋声在天地间回响。这一片江山徒然苍茫,孙伯符呢?刘寄奴呢?这样的英雄豪杰都做了古。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思与骑奴游上党。趁秋晴,蹠莲花,西岳掌。

十年来,我寄食于他人,真是感到羞愧和无奈。辜负了一生的才学,还有天生得到的异相。很想携一二仆从游览上党,要趁着秋天晴日,脚踏莲花峰,手据华山掌。

注释

(1)荐:进献,如荐酒,佐酒也。

(2)伯符:三国孙策,字伯符,孙权之兄,勇武有力,割据江东。

(3)寄奴:南朝宋高祖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晋安帝义熙五年、十二年,刘裕先后率晋军北伐,灭南燕、后秦,收洛阳、长安等中原之地。

(4)厮养:旧称干杂事劳役之奴隶,后泛指受人驱使之走仆。

(5)颡:额。

(6)骑奴:骑马之从仆。

(7)蹠:踏。

(8)西岳掌:西岳华山,有莲花、落雁、朝阳、玉女、五云等峰,其形如掌。

夜游宫·一派明云荐爽拼音版

yóugōng··pàimíngyúnjiànshuǎng
pàimíngyúnjiànshuǎngqiūzhùkōngzhōngxiǎngjiāngshānmǎngcāngjiēwǎng
shízǎixiūyǎngshàchángtóusǎngyóushàngdǎngchènqiūqíngzhíliánhuā西yuèzhǎng

作品简介

《夜游宫·一派明云荐爽》是陈维崧将秋日豪情与历史悲慨熔铸一炉的雄浑词作。上阕以“明云荐爽”开篇,化无形秋气为可听之声(“碧空中响”),在“江山莽苍”的背景下呼唤孙策(伯符)、刘裕(寄奴)等英雄,而“嗟已往”三字陡然截断历史幻想。下阕“十载羞厮养”自伤幕僚生涯,“长头大颡”暗用东汉贾逵、三国庞统典故自况奇相,终以“蹠莲花”(登华山)的壮游意象,在天地间重塑精神主体,展现阳羡词派“敢拈大题目”的创作气魄。

创作背景

《夜游宫·一派明云荐爽》此词作于康熙十年(1671年)秋,陈维崧北游晋豫时期。时年五十的词人仍为生计寄人篱下,“厮养”之叹既指其早年如皋冒襄府寄居经历,更暗讽清初文士普遍的依附命运。“伯符”“寄奴”等南朝英雄的召唤,暗藏对明亡的隐痛;结句“西岳掌”的登临渴望,实为在清廷高压下寻求精神自由的象征,在豪放词风下奔涌着遗民群体的集体无意识。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清初著名词人、骈文家。明末诸生,入清后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其词风豪迈雄浑,开创“阳羡词派”,与朱彝尊并称“朱陈”;骈文亦工丽,著有《湖海楼全集》。陈维崧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夜游宫·窗外捎溪雨响

〔宋代〕吴文英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宋代〕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代〕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宋代〕吴文英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夜游宫·宫词

〔宋代〕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余生,今至此。

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夜游宫·苦俗客

〔宋代〕辛弃疾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

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