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品简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诗史"中罕见的狂喜之作,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起笔如春雷炸响,"初闻涕泪满衣裳"状喜极而泣,"却看妻子愁何在"写举家欢腾,"漫卷诗书喜欲狂"绘癫狂之态,"白日放歌须纵酒"抒酣畅之情,"青春作伴好还乡"期归途明媚,"即从巴峡穿巫峡"拟归程迅疾,"便下襄阳向洛阳"结以地理跳跃。全诗如疾风骤雨,八句皆对而一气呵成,展现杜甫鲜见的奔放诗风。

创作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年)春,杜甫52岁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时。值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平定,诗人闻讯狂喜。诗中"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的千里归程想象,既是对八年战乱的精神突围,更暗含"致君尧舜"理想重燃的期待。作品诞生于盛唐余晖中,其"喜欲狂"的瞬间爆发,与《春望》"感时花溅泪"形成强烈反差,构成杜甫情感光谱的两极。

翻译注释

翻译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注释

(1)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2)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3)涕:眼泪。

(4)却看:回头看。

(5)妻子:妻子和孩子。

(6)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7)漫卷:胡乱地卷起。

(8)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句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9)放歌:放声高歌。

(10)须:应当。

(11)纵酒:开怀痛饮。

(12)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13)作伴:与妻儿一同。

(14)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15)便:就的意思。

(16)襄阳:今属湖北。

(17)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全文拼音版

wénguānjūnshōunánběi
jiànwàichuánshōuběichūwénlèimǎncháng
quèkànzichóuzàimànjuǎnshīshūkuáng
báifàngzòngjiǔqīngchūnzuòbànhǎohuánxiāng
cóngxiá穿chuānxiá便biànxiàxiāngyángxiàngluòyá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关推荐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