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代人赋

〔宋代〕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作品简介

《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清新隽永的羁旅怀人之作。开篇以征尘与沉香对举,暗暗引出相思之意。无数青山皆有娇花处处,正是旅途时时尽是相思的写照。结句遥应篇,点出怀人主旨,刻画出一个情浓意切的相思者形象。全词婉约其外豪放其中,笔致流利而不纤弱,情绪缠绵而不哀怨,虽在辛词中属别调,与一般婉约词仍异具旨趣。

创作背景

《鹧鸪天·代人赋》这首词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辛弃疾的词作多是表达自己壮志难酬、不能杀敌报国的愁苦和愤懑,写景抒情之作很少见。据此诗另一词题“东阳道中”来看,这首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于淳熙五年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作者因何事奔赴东阳,史无可考。

翻译注释

翻译

我迎着行人赶路扬起的尘土向远方行进,她在闺房中守着熏炉上渐渐熄灭的沉香。兵士们行进在一重又一重的崇山峻岭之中,那四面都是碧绿的树林、不知名的娇艳山花和野草。

士兵身影都历历在目,战马在引颈长啸,兵士们高举旌旗又跃过小红桥。无边的愁苦早已忘却,只时时想起对她表达思念的诗句。于是,我用力地挥起马鞭,由于用力太猛竟甩断了马鞭子的碧玉梢。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2)代人赋:代人所作。

(3)香篝:香炉上的熏笼。

(4)水沉:即沉香。

(5)山无重数:形容峰峦重叠。

(6)周遭:周围。

(7)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8)萧萧:指马鸣声。《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9)吟鞭:马鞭。

(10)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dàirén
miànzhēngchényáoxiānggōujuéshuǐchénxiāoshānchóngshùzhōuzāohuāzhīmíngfēnwàijiāo
rénxiāoxiāojīngyòuguòxiǎohóngqiáochóubiānshèngyǒuxiāngyáoduànyínbiānshāo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将领,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词慷慨激昂,充满抗金复国之志,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被誉为“词中之龙”。曾组建义军抗金,南归后屡遭排挤,壮志难酬。词风雄浑豪迈,亦不乏田园清新之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是宋词巅峰代表之一。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

〔宋代〕辛弃疾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稏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鹧鸪天·兰溪舟中

〔宋代〕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怀王道甫

〔宋代〕陈亮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

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书不。大都眼孔新来浅,羡尔微官作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