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小茶炉咕嘟咕嘟煮着新茶,水汽氤氲飘向弯弯的池塘。竹影婆娑的石桌边,白胡子老道正专注地下着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不知是谁在那把旧蒲扇上,题写下褪色的字迹——原来记载着那年夏天,我们在南塘移栽树木的往事。
注释
(1)小鼎:指小巧的茶炉。唐代煎茶用鼎状器皿,体现文人雅趣。
(2)曲池:园林中蜿蜒的水景,常见于唐代宅院设计。
(3)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纳凉用具,文人常在上题诗作画。
(4)移树时:移植树木的时刻,暗含人事变迁的隐喻。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小茶炉咕嘟咕嘟煮着新茶,水汽氤氲飘向弯弯的池塘。竹影婆娑的石桌边,白胡子老道正专注地下着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不知是谁在那把旧蒲扇上,题写下褪色的字迹——原来记载着那年夏天,我们在南塘移栽树木的往事。
(1)小鼎:指小巧的茶炉。唐代煎茶用鼎状器皿,体现文人雅趣。
(2)曲池:园林中蜿蜒的水景,常见于唐代宅院设计。
(3)蒲葵扇:用蒲葵叶制成的纳凉用具,文人常在上题诗作画。
(4)移树时:移植树木的时刻,暗含人事变迁的隐喻。
《即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闲适雅致的文人生活图景。诗中通过"煎茶""对弈""题扇""移树"四个典型场景,展现了唐代士人优雅恬淡的生活情趣。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十里田田荷芰风,渔舠如叶出花中。
鹅儿湖北烟初暝,背指明霞几缕红。
地宽楼已迥,人更迥于楼。
细意经春物,伤酲属暮愁。
望赊殊易断,恨久欲难收。
大势真无利,多情岂自由!
空园兼树废,败港拥花流。
书去青枫驿,鸿归杜若洲。
单栖应分定,辞疾索谁忧。
更替林鸦恨,惊频去不休。
逆竖终当鲙缕分,挥刀今得快三军。
燃脐易尽嗟何及,遗臭无穷古未闻。
京观岂当诬翟义?衰衣自合从高勋!
秋风一掬孤臣泪,叫断苍梧日暮云。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馀尘,远慕夷齐之高义,既倾恳悃,上告先君,固非虚词,人多知者。
徒以伯仲继没,次第推迁,先世谓臣克习义方,既长且嫡,俾司国事。遽易年华,及乎暂赴豫章,留居建业,正储副之位,分监抚之权。
惧弗克堪,常深自励,不谓奄丁艰罚,遂玷缵承,因顾肯堂,不敢灭性。然念先世君临江表,垂二十年,中闲务在倦勤,将思释负,臣亡兄文献太子从冀,将从内禅,已决宿心,而世宗敦劝既深,议言因息。
及陛下显膺帝箓,弥笃睿情,方誓子孙,仰酬临照。则臣向于脱屣,亦匪邀名,既嗣宗祊,敢忘负荷?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
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焘。况陛下怀柔义广,煦妪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远凭帝力,下抚旧邦,克获宴安,得从康泰。
然所虑者,吴越国邻于敝土,近似深雠,犹恐辄向封疆,或生纷扰,臣即自严部曲,终不先有侵渔,免结衅嫌,挠干旒衣。仍虑巧肆如簧之舌,仰成投抒之疑,曲构异端,潜行诡道。愿回鉴烛,显谕是非,庶使远臣,得安危恳。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