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三首·其三

〔唐代〕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五峰尊,峯峯次低昴。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注释

(1)朱鸟:这里指四灵之一的南方朱雀。

(2)秩礼:古代辨上下﹑贵贱之礼。

(3)自百王: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自,从……开始。

(4)歘吸领地灵:指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歘,快速。

(5)鸿洞:这里是广阔之意。

(6)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7)邦家:国家。

(8)祀典:祭祀的仪礼。

(9)馨香:这里指燃烧香蜡飘出的香气。

(10)巡守: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

(11)有虞:上古有虞部落,这里指古代居民。

(12)洎:到,及。

(13)世网:比喻社会上法律礼教、伦理道德对人的束缚。

(14)行迈:远行。

(15)潇湘:潇水和湘水,指南方之地。

(16)渴日:尽日,终日。

(17)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18)漾舟:泛舟。

(19)清光:清亮的光辉。

(20)祝融:指祝融山。

(21)峯峯次低昴:山峰高耸直触昴星。这里是夸张的写法。峯峯:这里是很高之意。昴,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22)紫盖:指紫盖山。

(23)嶫:高耸。

(24)魏夫人:《神仙通鉴》等载其为晋人,南岳最早的一位女道士,年八十三,东华帝君降授《黄庭经》并成丹二剂,于是托剑化形而去,诣上清阙,任为南岳真人紫虚元君,比秩三公。

(25)羣仙:群仙,众仙。

(26)牵迫:很紧迫。

(27)修途:长途。

(28)未暇:没有时间顾及。

(29)杖崇冈:拄着拐杖登高山。杖,拄着(拐杖),这里用作动词。

(30)命驾:命人驾车马。谓立即动身。

(31)府主:指州郡长官。

(32)曷以:怎么能。

(33)牲璧:即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

(34)衰俗:衰败的世俗。

望岳三首·其三拼音版

wàngyuèsānshǒu··sān
nányuèpèizhūniǎozhìbǎiwáng
lǐnglíng鸿hóngdòngbànyánfāng
bāngjiāyòngdiǎnzàifēixīnxiāng
xúnshǒuliáoyǒujīnwáng
àishìwǎngxíngmàiyuèxiāoxiāng
juéchūyàngzhōuqīngguāngpáng
zhùróngfēngzūnfēngfēngmǎo
gàicháozhēngchángxiāngwàng
gōngwénwèirénqúnxiānjiāáoxiáng
yǒushífēngsànfēngfēishuāng
qiānxiànxiūwèixiázhàngchónggāng
guīláimìngjiàxiūtáng
sāntànwènzhǔzànhuáng
shēngrěnshuāishénjiàngxiáng

作品简介

《望岳三首·其三》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晚年咏衡山的苍劲之作,以"五岳祭秩皆三公"的礼制开篇,重塑南岳崇高形象。诗中"祝融五峰尊"写山势雄峙,"峰峰次低昂"状群山朝拱,"紫盖独不朝"显孤峰傲骨,"争长嶫相望"绘动态争衡。全诗将祭祀礼仪、地理形胜与政治隐喻交融,语言奇崛如碑刻,展现了杜甫晚年"律中鬼神惊"的诗歌造诣。

创作背景

《望岳三首·其三》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年)春,杜甫58岁漂泊衡州时。诗人以"紫盖不朝"的孤峰,暗喻自身"每依北斗望京华"的忠贞;"三公"祭秩的礼制描写,则寄托对盛唐秩序的追怀。作品诞生于杜甫生命最后阶段,其"巡守何寂寥"的慨叹,既是对帝王封禅传统的呼唤,也暗含对当代藩镇割据的批判,构成"诗圣"山水诗的压卷之作。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三首·其二

〔唐代〕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望岳·其二

〔清代〕屈大均

朱鸟天边配五峰,湖湘倒映翠芙蓉。

白云冉冉香垆出,古洞阴阴玉简封。

一气衡阳生帝子,十年南极见飞龙。

遗宫缥缈无寻处,日暮空闻岳麓钟。

望岳·其一

〔清代〕屈大均

千里潇湘带岳长,芙蓉九面郁相望。

五峰苍翠连云梦,一水奔飞下石梁。

欲访禹书登岣嵝,兼观海日出扶桑。

水帘洞里通浮峤,便逐仙人返故乡。

望岳

〔元代〕揭傒斯

岱宗齐鲁间,万古统群山。

日向夜中见,云从海外还。

蓄灵深屏翰,空翠满河关。

尽日临清霁,岩岩不可攀。

望岳

〔清代〕袁昶

何年涌地出巃嵷,散作浮青数点峰。

一气空濛走溟渤,双丸隐见宿长松。

谁探玉检千盘顶,试觅金仙九节筇。

云欲出溪还隐去,紫烟待叩灌坛踪。

望岳

〔明代〕黎贞

岱宗独立摩青霄,叠巘东来如拱朝。

星辰隐映出林表,雷电击搏行山腰。

我素好游重怀古,对此踌躇几凝顾。

会须直到丈人峰,一览山河遍寰宇。

望岳

〔明代〕张吉

湘水澹寒波,幽怀任孤艇。

迢迢望衡岳,坚坐移光景。

中天跨遥岑,弭节诸曜骋。

薄海詟威灵,全荆破声影。

壮哉七十峰,岂即非仙境。

气侔鹑火烈,功配炎曦炳。

圭璧走皇王,乾坤一何永。

我行尚峰阴,我志超绝顶。

云深石道险,叹息空引领。

望岳

〔清代〕诸锦

天开地辟郁鸿濛,作镇河山大小东。

绝顶抟风须九万,崇朝出雨遍虚空。

高标衡华嵩恒上,世阅齐秦汉魏雄。

南望群峰争络绎,一如江汉识朝宗。

望岳

〔清代〕吕谦恒

马首三峰近,林端万壑封。

青天回落雁,赤日抱苍龙。

玉女时吹笛,仙人此种松。

罡风何处断,忽听九霄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