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杭州西湖孤山寺周围的美景,记录了作者与“诸客”参加法会归来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留恋和喜爱之情。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犹如一幕幕湖光山色的画图。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824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诗人去西湖孤山寺里参加一个法会,离开法会后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讲解佛经后划船回去。
卢橘饱含雨水而使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湖面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齐地倒映在夕阳下。
回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注释
(1)柳湖:西湖旁多植柳,故有是称。
(2)松岛:孤山。
(3)莲花寺:孤山寺。
(4)桡:船桨。
(5)道场:佛家讲经做法事的场所。
(6)卢橘子:枇杷的果实。
(7)重:沉重。
(8)栟榈叶:棕榈的叶子。
(9)战:颤动。
(10)凉:指水风的清爽。
(11)烟波:湖上的水气与微波。
(12)澹荡:荡漾。
(13)空碧:指水天交相辉映。
(14)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形容多。
(15)倚:靠着,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16)君:各位客人。
(17)回首:回头。
(18)蓬莱宫: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而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语带双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西门行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
逮为乐,逮为乐,当及时。
何能愁怫郁,当复待来兹?
酿美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忧愁。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游行去去如云除,弊车羸马为自储。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村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西湖杂咏·秋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西子妆·蛾蕊颦深
蛾蕊颦深,翠茵蹴浅,暗省韶光迟暮。断无情种不能痴,替消魂、乱红多处。飘零信苦。只逐水、沾泥太误。送春归、费粉娥心眼,低徊香土。
娇随步。著意怜花,又怕花欲妒。莫辞身化作微云,傍落英、已歌犹驻。哀筝似诉。最肠断、红楼前度。恋寒枝、昨梦惊残怨宇。
西塞山下作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西亭春望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西施咏
溪水溪花一样春,东施偏让入宫人。
自家未必无颜色,错绝当年是效颦。
西江月·顷在黄州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