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寓言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不能坚持操守的士人的讽刺。诗的前五句通过描写鹤对这些东西避之唯恐不及的行为来刻画它的高洁。后五句描写鹤因生欲念而遭束缚,改变天性。全诗语言字字顺惬,恣意铺排。
感鹤
鹤有不羣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渇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遊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慾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羣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鸟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干元和二年至六年(807—811)之间,白居易时在长安。诗人为了讽刺不能坚持操守的士人而写下了这首寓言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不合群的野鹤,离开群体,在田里独自飞呀、飞呀。
饥饿了也不吃腐坏的老鼠,口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
这只鹤姿质坚贞、志节高沽而不肯苟合,那像杂鸟摇曳飘忽的轻浮样子!
即使与之同游也不同志向,如此也十多年了。
一时起了贪欲的念头,就被猎者的弓矢射中抓住。
并将它放在一个小池子里,由于饥饿,与群鸡争抢食物了。
不仅仅是贪吃稻粱,而且狎弄乌鸦、老鹰。
都忘了主人是谁了,只会与乌鸢同流合污了。
人心不可知,但天性是可以改变的,
能求得一饱尚且如此,何况追逐富贵利禄之人呢!
注释
(1)腐鼠:《庄子·卷六下·〈外篇·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於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2)盗泉:《〈水经〉注·卷二十五·洙水》:「洙水西南流,盗泉水注之,泉出卞城东北,卞山之阴。《尸子》曰:『孔子至於胜母,暮矣而不宿;过於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故《〈论语〉撰考谶》曰:『水名盗泉,仲尼不漱,卽斯泉矣。』」
(3)贞姿:贞洁的资质。
(4)杂鸟:别的鸟,指凡鸟。
(5)翩翱:轻飞貌。
(6)矰缴:拴着丝绳的短箭,用于射鸟。
(7)牵:牵制,束缚。
(8)委质:弃身,置身。
(9)竟腥膻:争夺肉食。
(10)大夫轩:《春秋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甯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聽於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於荧泽,卫师败绩。」晋·杜元凱注:「轩,大夫车。」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感皇恩·骑马踏红尘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感离诗
自我去膝下,倏忽逾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歔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感春四首·其一
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
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幡迟。
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
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感梅忆王立之
王子已仙去,梅花空自新。
江山余此物,海岱失斯人。
宾客他乡老,园林几度春。
城南载酒地,生死一沾巾。
感遇·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春四首·其三
朝骑一马出,暝就一床卧。
诗书渐欲抛,节行久已惰。
冠欹感发秃,语误惊齿堕。
孤负平生心,已矣知何奈。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七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
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
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
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
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三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