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惜春之作,上片回忆“昨日”春光烂漫。下片抒写“而今”春光难留,题材传统而不落窠臼,构思新颖别致,把春天拟人化,通过“昨日”与“而今”的对比,抒发惜春之情,是一首新巧别致的送春词。全词委曲细腻,柔情似水,绮丽婉约,色彩秾丽,别具特色。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此词约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此时闲居瓢泉的词人与寓居上饶的友人赵不迂常相唱和,作品的多达二十余首,这首词即是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昨天的春光还是那样明媚烂漫,如同十三岁的女孩儿绣花赏玩,绣出的一枝枝花朵都那样丰满娇艳。转眼间便无情无义,忍心让狂风骤雨将花儿折磨摧残,落花满园,像铺上了盖着皱纹红色的花毯。
如今的春光却似轻薄的荡子,无情地离我而去不肯稍稍迟缓。记得去年此时也曾送春归去,把一江春水都酿作醇酒也难解愁烦。料想今年送别春光,清愁便会如约而至,一定在杨柳岸边等着我一起回返。
注释
(1)粉蝶儿:词牌名,双调七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晋臣:即赵不迂,字晋臣,官至敷文阁学士,作者友人。
(3)不教花瘦:将花绣得肥大,这里指春光丰腴。
(4)甚:正。
(5)下得:忍得。
(6)雨僝风僽:原意指恶言骂詈,这里把连绵词拆开来用,形容风雨作恶。
(7)向:同“像”。
(8)地衣红绉:带皱纹的红地毯。
(9)荡子:浪荡子,指不重感情的轻薄男子。
(10)前时:以前,这里指过去每年送春的时节。
(11)春波:碧波荡漾的春水。
(12)醇酎:浓郁的美酒。
(13)约:束、控制。
(14)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15)相候:指等待春天归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西门行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
逮为乐,逮为乐,当及时。
何能愁怫郁,当复待来兹?
酿美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忧愁。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游行去去如云除,弊车羸马为自储。
人月圆·甘露怀古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水调歌头·题岳阳楼图
落日与湖水,终古岳阳城。登临半是迁客,历历数题名。欲问遗踪何处,但见微波木叶,几簇打鱼罾。多少别离恨,哀雁下前汀。
忽宜雨,旋宜月,更宜晴。人间无数金碧,未许著空明。淡墨生绡谱就,待俏横拖一笔,带出九疑青。仿佛潇湘夜,鼓瑟旧精灵。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游太平山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徐熙杏花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
玉皇宫殿高无极,东西龙虎更番值。天上事偏多,仙人鬓亦皤。
麻姑空一笑,偶自舒长爪。掐破碧桃花,花光照万家。
题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口号赠征君鸿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