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宋代〕史达祖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裙多忆敝貂裘。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作品简介

《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一首羁旅怀人之作。词以边塞秋景为背景,抒发行役途中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上阕"雁足无书"起笔,以鸿雁传书落空暗示音讯断绝,"一程烟草一程愁"以叠句强化羁旅之苦;下阕"缃裙多忆敝貂裘"通过女子衣裙与男子裘衣的意象对照,隐含往事追忆。全词将边塞风物与婉约情思结合,体现了史达祖"清圆柔婉"的词风,结尾"徙倚斜阳"更以动作写心理,余韵悠长。

创作背景

《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此词作于史达祖随使臣出使金国途中。开禧北伐(1206年)前后,史达祖作为南宋使团属官,多次途经宋金边境。卫县(今河南浚县)当时属金国领地,词中"古塞""官河"均指此带风物。"敝貂裘"暗用苏秦"黑貂之裘敝"典故,既写旅途困顿,亦隐喻报国无门的悲慨。晚秋时节北地苍茫的景色,触发了词人对江南故人的思念,故有"怨晚秋"之叹。

翻译注释

翻译

鸿雁没有捎来书信,边塞更显幽寂苍凉,一路行去,雾中的野草连着无尽的愁绪。帽檐积满尘土,荒野朔风呼啸,帐中香气散尽,只剩月光洒满空楼。

心绪纷乱如麻,梦魂飘忽不定,总想起她穿着浅黄罗裙,怜惜我破旧的貂裘。官河水流平静,栏杆尚存暖意,我独自在斜阳下徘徊,怨叹这恼人的深秋。

注释

(1)雁足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雁足系书",此处反用,指没有收到书信。雁足:鸿雁的脚,代指书信传递。

(2)古塞:古老的边塞,指卫县(今河南浚县)一带宋金交界处。

(3)幽:幽深寂寥,暗示边地荒凉。

(4)烟草:雾气笼罩的野草,象征迷蒙的愁绪。

(5)帽檐尘重:写实细节,表现长途跋涉的风尘仆仆。

(6)香销:熏香燃尽,暗指无人相伴的孤寂。

(7)缃裙:浅黄色的裙子,代指思念的女子。

(8)敝貂裘:破旧的貂皮大衣,典出《战国策》苏秦"黑貂之裘敝",既写旅途困顿,又隐喻壮志未酬。

(9)官河:指官府管辖的运河,此处实写卫县附近的卫河。

(10)徙倚:徘徊不定,表现内心彷徨。

(11)斜阳:象征人生暮年或家国之忧。

(12)晚秋:既指季节,也暗喻南宋国势衰微(作于开禧北伐前夕)。

全文拼音版

zhètiān··wèixiàndàozhōngyǒu怀huáirén
yànshūsāiyōuchéngyāncǎochéngchóumàoyánchénzhòngfēngchuīzhàngjiǎoxiāngxiāoyuèmǎnlóu
qíngluànmènghúnxiāngqúnduōdiāoqiúguānshuǐjìnglángànnuǎnxiéyángyuànwǎnqiū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史达祖曾事权奸韩侂胄,掌文书,颇有权势。后因韩北伐失败被杀,史达祖也受牵连黥面并贬死外地。可见他的人品远不如姜夔,但他的词典雅工巧,却与姜词相近,汪森云:“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史达祖等羽翼之”。

史达祖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石门道中

〔宋代〕辛弃疾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鹧鸪天·别情

〔宋代〕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