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一首羁旅怀人之作。词以边塞秋景为背景,抒发行役途中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上阕"雁足无书"起笔,以鸿雁传书落空暗示音讯断绝,"一程烟草一程愁"以叠句强化羁旅之苦;下阕"缃裙多忆敝貂裘"通过女子衣裙与男子裘衣的意象对照,隐含往事追忆。全词将边塞风物与婉约情思结合,体现了史达祖"清圆柔婉"的词风,结尾"徙倚斜阳"更以动作写心理,余韵悠长。
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裙多忆敝貂裘。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此词作于史达祖随使臣出使金国途中。开禧北伐(1206年)前后,史达祖作为南宋使团属官,多次途经宋金边境。卫县(今河南浚县)当时属金国领地,词中"古塞""官河"均指此带风物。"敝貂裘"暗用苏秦"黑貂之裘敝"典故,既写旅途困顿,亦隐喻报国无门的悲慨。晚秋时节北地苍茫的景色,触发了词人对江南故人的思念,故有"怨晚秋"之叹。
翻译注释
翻译
鸿雁没有捎来书信,边塞更显幽寂苍凉,一路行去,雾中的野草连着无尽的愁绪。帽檐积满尘土,荒野朔风呼啸,帐中香气散尽,只剩月光洒满空楼。
心绪纷乱如麻,梦魂飘忽不定,总想起她穿着浅黄罗裙,怜惜我破旧的貂裘。官河水流平静,栏杆尚存暖意,我独自在斜阳下徘徊,怨叹这恼人的深秋。
注释
(1)雁足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雁足系书",此处反用,指没有收到书信。雁足:鸿雁的脚,代指书信传递。
(2)古塞:古老的边塞,指卫县(今河南浚县)一带宋金交界处。
(3)幽:幽深寂寥,暗示边地荒凉。
(4)烟草:雾气笼罩的野草,象征迷蒙的愁绪。
(5)帽檐尘重:写实细节,表现长途跋涉的风尘仆仆。
(6)香销:熏香燃尽,暗指无人相伴的孤寂。
(7)缃裙:浅黄色的裙子,代指思念的女子。
(8)敝貂裘:破旧的貂皮大衣,典出《战国策》苏秦"黑貂之裘敝",既写旅途困顿,又隐喻壮志未酬。
(9)官河:指官府管辖的运河,此处实写卫县附近的卫河。
(10)徙倚:徘徊不定,表现内心彷徨。
(11)斜阳:象征人生暮年或家国之忧。
(12)晚秋:既指季节,也暗喻南宋国势衰微(作于开禧北伐前夕)。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史达祖的诗
相关推荐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石门道中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鹧鸪天·过湖阴席上赠妓
梅妒晨妆雪妒轻,远山依约学眉青。樽前无复歌金缕,梦觉空余月满林。
鱼与雁,两浮沉,浅颦微笑总关心。相思恰似江南柳,一夜东风一夜深。
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鹧鸪天·独背残阳上小楼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一杯且贾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鹧鸪天·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