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春晓

〔清代〕阮元

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

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

作品简介

《苏堤春晓》是清代诗人阮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描绘了夜晚月亮即将落山的景象,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展现了湖面与天际相接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与赞美;三句描绘春天清晨特有的青白色调;末句说东风吹拂带来一丝寒意,但桃花依然绽放。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北高峰上夜晚至清晨的自然景致,传达出诗人对早春时节微妙变化的细腻感受。

翻译注释

翻译

北高峰上圆月斜挂,洒下淡淡月光,湖光显山色,明暗成对比,十里西湖引向深远处。

春天的破晓时刻天空一片青白,一阵东风吹来,乍暖还寒,但鲜艳的桃花已经报告春天醒了。

注释

(1)月轮:亦泛指月亮。

全文拼音版

chūnxiǎo
běigāofēngshàngyuèlúnxiéshíguānggòng
xiǎochūntiānqīngbáidōngfēngchuīlěngtáohuā

作者介绍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清东苏仪征(今属江苏)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嘉庆、道光年间,历任户、工、兵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迁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达。平生以治经学、考据著名。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自任。在浙设诂经精舍,在粤立学海堂。撰《十三经注疏校记》,主编《经籍纂诂》,汇刻《皇清经解》。其文崇尚骈丽,其诗出入中晚唐与两宋。

阮元的诗

相关推荐

苏武慢·寒夜闻角

〔清代〕况周颐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

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代〕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苏武慢·试问禅关

〔明代〕吴承恩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苏武慢·雁落平沙

〔宋代〕蔡伸

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苏氏别业

〔唐代〕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苏子瞻哀辞

〔宋代〕张舜民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苏武诗四首·其一

〔两汉〕佚名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苏幕遮·酒壶空

〔宋代〕朱敦儒

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