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唐代〕温庭筠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作品简介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民间赛神的习俗以及男女别易会难的怨艾。上片就题写赛神会的盛况,以赛神会的两种场面,衬托别情之凄楚;下片承上片末句情绪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结末以乐景写哀情,倍增愁怨。全词营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场景,造成大起大落的对比,更好地渲染了离愁别苦。

创作背景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这首词反映的是唐代赛神会的热闹场面以及女子的闺阁离别愁情,时间当在暮春时节。其具体创作年份未得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敲响铜鼓赛神来,满庭都是幡旗,还有华盖徘徊。神来去时疾鼓如风雷,一阵阵卷过山村水寨,吹开如烟的浓雾,露出楚山如画的丰采。

耳边还响着离别时的橹声欸乃,声声震颤着空寂的愁怀。姣美的容颜在惆怅里消瘦,淡淡的妆粉画出深深的怨哀。看青青麦田里春燕双双飞又落,卷起珠帘,空对楼阁,愁情满怀。

注释

(1)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

(2)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据说是由用作炊具的铜釜发展而成,体形如坐墩,中空,满鼓皆有细花纹,四角有小蟾蜍,两人抬着走,击之声如擂鼓。

(3)赛神:谓设祭酬神,又称“赛会”。唐代风俗,在神诞生之日,具备仪仗、金鼓、杂戏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

(4)幡盖:供神佛所用的幢幡伞盖之类。幡: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盖:伞盖,指一种长柄圆顶、伞面外缘垂有流苏的仪仗物。

(5)裴回:同“徘徊”。

(6)浦:水滨。

(7)风雷:形容迎神之车马声如风雷震荡。

(8)艣声:离别时船桨击水的声音。艣(lǔ):大船桨,用人摇动而拨水,使船前进。

(9)玉容:如花似玉之容貌,借指美女。

(10)妆薄:指容妆淡褪。

(11)青麦:麦青时节,约夏历三月,已近暮春。

(12)落落:形容燕子飞行悠然自在的样子。一说众多貌。

(13)珠阁:华丽的楼阁。珠:一作“朱”。“卷帘愁对珠阁”应理解为在珠楼中卷帘愁对帘外春色。

全文拼音版

shén··tóngsàishénlái
tóngsàishénláimǎntíngfāngàipéihuíshuǐcūnjiāngguòfēngléichǔshānhuàyānkāi
biéshēngkōngxiāosuǒróngchóuchàngzhuāngqīngmàiyànfēiluòluòjuǎnliánchóuduìzhū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