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唐代〕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作品简介

《战城南》是初唐诗人杨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寥廓的塞外战争背景,颔联和颈联用景物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衬托战斗的艰苦,尾联写主人公从内心流露出自豪、自信,充满了胜利的希望。这首诗格调雄浑高昂,洋溢着爱国热情,是刚健清新之作。

创作背景

《战城南》这首诗是杨炯早年在渴求功业的心态支配下所作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塞北的征途十分遥远,城南的战斗多么苦辛。

旌旗飘舞如鸟的彩翼,甲胄映日似鱼的银鳞。

冽冽寒水冻伤了骏马,凛凛悲风愁杀了征人。

方寸心里充满了阳光,千里边塞滚动着黄尘。

注释

(1)塞北:北方边疆之地,一般指长城外为塞北。

(2)城南:泛指边塞城堡的附近,非确指城的南边。

(3)幡:垂直悬挂的一种窄长形旗子。

(4)甲胄:甲是用皮革绳索串联铁叶而成的战衣,即铁甲。胄是战争中戴的防护帽子。

(5)冻水:即冰冷的水。

(6)悲风:秋风。

(7)寸心:即心中。

(8)黄尘:飞扬的黄沙。

全文拼音版

zhànchéngnán
sàiběiliáoyuǎnchéngnánzhànxīn
fānniǎojiǎzhòulín
dòngshuǐhánshāngbēifēngchóushārén
cùnxīnmíngbáiqiānànhuángchén

作者介绍

杨炯(650—692),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幼聪慧,十岁举神童,授校书郎。其诗以五律见长,风格雄健激昂,《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开盛唐边塞诗先声。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自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曾任盈川令,卒于任,世称杨盈川。虽存诗仅三十余首,但格律严整,气象宏大,推动了五言律诗的成熟。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杨盈川集》。

杨炯的诗

相关推荐

战城南

〔两汉〕汉乐府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战城南

〔南北朝〕张正见

蓟北驰胡骑,城南接短兵。

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

旗交无复影,角愤有余声。

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

战城南

〔唐代〕卢照邻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战城南

〔唐代〕李白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

〔南北朝〕吴均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