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京师杂别·其一

〔清代〕黄景仁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作品简介

《将之京师杂别》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共六首,诗人作于乾隆四十年(1736)。在上一年,诗人便有赴京的打算,此时成行,但后来又为寿州知州张佩芳延主正阳书院讲席,至年底左右方赴京师。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同翩飞的大雁一同北行,登山临水的时候心中黯然而生离愁。

当江南春浓时节,我这在外的游子会产生思念故乡的情思。

五更时候我悲叹自己志在千里的壮心不能实现,这一辈子由于失策辜负了隐居躬耕。

我不满于自己的诗缺少慷慨豪放的幽燕之气,所以才决定冰天雪地里跃马北行。

注释

(1)翩:翩然,飘飞的样子。

(2)归鸿:大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归。

(3)黯愁生:心神沮丧,离愁产生。黯:黯然,神情沮丧的样子。

(4)草长莺飞:喻春天景象。

(5)邦去里情:邦、里:均指故乡。 情:心情;情怀。

(6)五夜:五更。

(7)左计:失策。

(8)躬耕:隐居耕种。

全文拼音版

jiāngzhījīngshībié··
piānguī鸿hónggòngběizhēngdēngshānlínshuǐànchóushēng
jiāngnáncǎozhǎngyīngfēiyóubāngqíng
zhuàngxīnbēibǎiniánzuǒgōnggēng
xiánshīshǎoyōuyānzuòbīngtiānyuèxíng

作者介绍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

黄景仁的诗

相关推荐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唐代〕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唐代〕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唐代〕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

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其一

〔宋代〕苏轼

余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桔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牙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好封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