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直

〔宋代〕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作品简介

《夜直》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宋神宗,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因此,他在值宿禁中的时候,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政治上的春风得意之情。

创作背景

据《容斋随笔》中说,宋制翰林学士每晚留一人于学士院值夜,准备皇帝随时召对,或咨询政务,或草拟制诰,或收发当夜外廷呈送的紧急封奏,转呈皇帝。王安石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九月为翰林学士,因他当时正在江宁知府任上,没有立即到职。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才奉诏进京,越次召对,从此才有资格到内廷值宿。《夜直》此诗写在春天,晋京后的次年。

翻译注释

翻译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人带来阵阵的寒意。

然而春天的景色却是那样的撩人,让人难以入睡,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注释

(1)金炉:铜制香炉。

(2)漏声残:指水将滴完,即天快亮。漏声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中滴水的声响。

(3)翦翦:形容风轻且带有点寒意。

(4)恼人:引逗、挑动人。

(5)栏干:栏杆。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全文拼音版

zhí
jīnxiāngjìnlòushēngcánjiǎnjiǎnqīngfēngzhènzhènhán
chūnnǎorénmiányuèhuāyǐngshànglángān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宋代〕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夜半乐·艳阳天气

〔宋代〕柳永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舞腰困力,垂杨绿映,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度绮燕、流莺斗双语。

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绡袖举。云鬟风颤,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赌。

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念解佩、轻盈在何处。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空望极、回首斜阳暮。叹浪萍风梗知何去。

夜闻歌者

〔唐代〕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夜月渡江

〔清代〕沈德潜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夜闻觱篥

〔唐代〕杜甫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夜宿汪氏园

〔明代〕王守仁

小阁藏身一斗方,夜深虚白自生光。

梁间来下徐生榻,座上惭无荀令香。

驿树雨声翻屋瓦,龙池月色浸书床。

他年贵竹传异事,应说阳明旧草堂。

夜泊宁陵

〔宋代〕韩驹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夜坐吟

〔唐代〕李贺

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红霞稍出东南涯,陆郎去矣乘斑骓。

夜行船·忆昔西都欢纵

〔宋代〕欧阳修

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

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钟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