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青草湖》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晚年漂泊湖南时夜宿青草湖(洞庭湖东南部)所作。诗人通过湖上夜泊的所见所感,抒发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和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清冷,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沉郁苍凉的艺术风格。
宿青草湖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
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
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宿青草湖》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冬,杜甫自潭州(长沙)往衡州(衡阳)途中。青草湖与洞庭湖相连,为南北交通要道。诗中"邮签"指驿站更筹,"北征"暗指思归北方故乡。时诗人已58岁,身患重病,见"湖雁双起"而触发孤旅之悲,是其生命最后阶段"老病有孤舟"处境的真实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举目远望,洞庭湖还在眼里,又到了相连的青草湖。
在农民耕作的地方停下船,凭驿站的更筹知道走过了多少路。
水上漂浮的寒冰相互撞击,月亮一次又一次钻出云层把微光显露。
湖面上大雁成双成对地飞起来,它们可是看见人来了才故意向北飞向归途。
注释
(1)续为名:青草湖与洞庭湖相连,故称。
(2)宿桨:泊船。用桨代指船。
(3)农事:本指农家的耕作,这里用来代指农庄。
(4)邮签:驿馆夜间报时的更筹。
(5)水程:水路的行程。
(6)争倚薄:争着挨近、靠拢。薄:迫近。
(7)云月:云中露出的月亮。
(8)递微明:传递着微弱的光辉。
(9)北征:向北飞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宿云梦馆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宿云门寺阁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宿天台桐柏观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宿官亭
漫道诗书债未偿,满身枷锁梦魂香。
可怜今夜官亭月,无数清光委路傍!
宿永阳寄璨律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霜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