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这首五言律诗是杜甫记录友人严明府(大昌县县令)三次失约的作品。诗人以幽默含蓄的笔调,表达了对友人不到的小小抱怨和独宿西阁的孤寂。全诗语言轻松诙谐,在杜甫沉郁顿挫的主体诗风之外,展现了其诗歌中少见的戏谑情趣。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
早凫江槛底,双影谩飘飖。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期。严明府(名不详)为夔州大昌县县令,曾三次承诺与杜甫同宿西阁皆未赴约。诗中"匣琴虚夜夜"写备琴待客的落空,"手板自朝朝"调侃友人公务繁忙,尾联以"早凫双影"反衬自己独处,在轻松调侃中暗含漂泊孤寂,是其夔州时期生活小品诗的代表。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曾问你能否来我这对床夜语,你也曾回答到西阁留宿,可是你还没有来到。
我痴痴地疑想:你是不是要我执意相邀,匣琴夜夜空放在这里,等待你弹奏。
你是不是手持手板,忙于迎谒,暮暮朝朝,此刻,知霜钟像金石的吼声传出了清晓,蜡烛在烛花的滴落中也已经燃尽了。
江边栏干下面的水鸟已经醒来,成双成对的影子在江面上飘啊飘。
注释
(1)问:一般注解均用其本义,也通。但不若释为“请”。
(2)索:须。
(3)故要:坚决邀请。
(4)虚:此处为“空”义。
(5)夜夜:不是一夜,题日“三度”便是“三夜”。
(6)朝朝:不是一朝而是三朝,与“夜夜”相合。手板即笏,古代官吏上朝或见上司时所执,备记事用。
(7)霜钟彻:即霜钟远达。霜钟:晓钟。彻:通也,明也,道也,达也。
(8)凫:读音为fú。为一种动物。
(9)飖:意思为随风摇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湖杂咏·夏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映湖光,逞新妆。
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风,满座凉,莲,入梦香。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京守岁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西湖杂咏·秋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西江月·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溪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
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
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西溪
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