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行》是汉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清调曲》。全诗共三十句,一百五十字,极写富贵人家之种种享受,乃酒宴上娱乐豪富之辞。此诗重点在于对富贵人家享乐作铺排渲染,写得气氛热烈、生动夸张,笔法犹如汉代大赋,这种笔法,使诗歌充满着力度和厚度。
相逢行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
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相逢行》是汉代乐府相和歌辞的清调曲,乃酒宴上娱乐豪富之辞,为赞美君家的富贵而作。此诗作于汉代,但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翻译注释
翻译
狭路中间两相達,道路狭窄车难行。
不知谁家一少年,车上把人来打听。
那个人家最易知,容易知道更难忘。
他家大门黄金镶,白玉修建大庭堂。
庭堂里面设酒宴,邯郭女乐供欣赏。
院中桂树飘芳香,庭里花灯极辉煌。
这家兄弟两三人,次子官职为侍郎。
五日一次回家来,路上也自显荣光。
黄金丝绳络马头,群众国观满道旁。
进入大门一环顾,只见鸳鸯各成双。
鸳鸯足有七十二,排列整齐自成行。
听见嗯嗯鸟鸣声,鸣来自东西厢。
大媳善于织绫罗,二媳善于织流黄。
三媳悠闲无所为,挟瑟慢步上高堂。
公公婆婆且安坐,歌曲未完再弹唱。
注释
(1)隘:狭窄,窄小。
(2)不知何年少:《玉台新咏》作“如何两少年”。
(3)夹毂:犹“夹车”。毂,车轮中心的圆木,辐聚其外,轴贯其中。这里代指车。这两句是说,两个少年站在车的两旁而问。
(4)堂:房屋的正厅。
(5)置樽酒:指举行酒宴。
(6)作使:犹“役使”。
(7)邯郸:汉代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城西南。
(8)倡:歌舞伎。赵国女乐,闻名当时。
(9)中庭:庭中,院中。
(10)华灯:雕刻非常精美的灯。
(11)兄弟两三人:兄弟三人。从下文“中子”“三妇”可证。“两”字无意义。
(12)侍郎:官名。《后汉书·百官志》:“侍郎三十六人,作文书起草。”秩各四百石。
(13)五日一来归:汉制中朝官每五日有一次例休,称“休沐”。
(14)生光:增加光彩。
(15)左顾:回顾。
(16)双鸳鸯:鸳鸯为匹鸟,总是成对并游。双鸳鸯,就是“双双的鸳鸯”,汉乐府诗中常用这种省字法。
(17)噰噰:音声相和貌,这里形容众鹤和鸣之声。
(18)流黄:或作“留黄”“骝黄”,黄间紫色的绢。
(19)丈人:子媳对公婆的尊称。《论衡·气寿篇》说:“尊翁妪为丈人。”但后世的拟作《三妇艳》中,当用“丈人”处亦用“丈夫”“夫君”“良人”,另外汉乐府中“丈人”也有“丈夫”之意(如《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所以具体如何解释,当视演唱时所指对象而定。
(20)调丝:弹奏(瑟),调弦定音以奏乐曲。丝,指瑟上的弦。
(21)未央:未尽,这里是尚未调好音。“方未央”一作“未遽央”,“未遽央”与“未央”同义。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相逢
歧路不相识,一言倾寸心。
赠君腰下剑,不在直千金。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花前顾影粼粼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相见欢·罗襦绣袂香红
罗襦绣袂香红,画堂中。细草平沙蕃马,小屏风。
卷罗幕,凭妆阁,思无穷。暮雨轻烟魂断,隔帘栊。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相逢行二首·其一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相逢行二首·其二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