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夫》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狂夫"形象展现诗人疏放不羁的精神世界。诗中"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的自我解嘲,与"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的现实困境形成强烈对比。全诗以豪放笔调写困顿生活,在自嘲中蕴含深沉悲愤,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另一面向。
狂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狂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年)夏,杜甫49岁寓居成都草堂。时安史之乱未平,故友严武尚未镇蜀,诗人生活困窘。"填沟壑"的极端表述,既反映其"恒饥"困境,又暗讽世态炎凉;而"疏放"姿态则彰显其贫贱不移的傲骨,与同期《江村》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构成杜甫成都时期的复杂心境。
翻译注释
翻译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
注释
(1)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2)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3)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4)筱:细小的竹子。
(5)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6)裛:滋润。
(7)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8)冉冉香:阵阵清香。
(9)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10)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11)恒饥:长时间挨饿。
(12)填沟壑: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死。
(13)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小雅·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沈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小雅·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勩。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绝句
高岩有鸟不知名,欵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金字经·胡琴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更漏子·对秋深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凝想坐,敛愁眉,孤心似有违。
红窗静,画帘垂,魂消地角天涯。和泪听,断肠窥,漏移灯暗时。
儋耳山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