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韵三篇·其二

〔唐代〕杜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

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作品简介

《三韵三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意旨隐晦。第二首诗以万斛船作喻,指出大才不可以小用;

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在严武幕府任职,不堪拘束而辞职回归草堂,这组诗当是为幕府中所受屈辱而发,有人认为创作时间在永泰元年杜甫离蜀前夕。

对于这组诗的创作契机存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讽朝政之失。以黄鹤为代表:“此当是永泰元年作。时代宗信任元载、鱼朝恩,而士之变节者,争出其门。二人在广德、永泰间,其权特盛。详玩末章,其意显然矣。”(二)只是一般感讽,不必深究具体所指。以浦起龙为代表:“三篇乃古杂诗体,不得定为何时所作,亦不必强求其何所指切。”(三)主要赋幕中事。以黄生为代表:“三首与《莫相疑行》《赤霄行》,似皆在幕之作。”

杜甫作《三韵三篇》,最可能的原因是杜甫立春那天寄到幕府的诗惹祸了。本来,幕府中对他辞职事就有议论,严武感觉受伤没面子是人之常情,却没有料到还有更厉害的打击在后面,先是抱怨入幕不值,后是说“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于是府中“笑话”满天飞。这样的局面严武当然很难接受。再加上严武的周围有不少奉承拍马并且拨弄是非的人物, 他们对杜严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腐蚀与致命一击。这期间可能出现伤害杜甫尊严的事情,因此他创作这组只有自己才能解释清楚的谜语诗,以宣泄愤怒,安抚自己。

翻译注释

翻译

浩大空旷的万斛船,其影就像扬起白虹。

起碇开船能击杀牛,挂帆须集众人之力。

倘若不是风动天气,不能行驶到深水中。

注释

(1)荡荡万斛:荡荡:浩大、空旷貌。万斛(hú):极言容量之大。斛,古代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2)扬白虹:扬:一作“摇”。白虹:日月周围的白色晕圈。

(3)起樯:把樯帆竖起来。指启碇,开船。

(4)椎牛:谓击杀牛。

(5)挂席:犹挂帆。

(6)众功:众人之力。

(7)自非:倘若不是。

(8)大水:指大海或大河。

全文拼音版

sānyùnsānpiān··èr
dàngdàngwànchuányǐngruòyángbáihóng
qiángchuíniúguàzhònggōng
fēifēngdòngtiānzhìshuǐzhō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三字令·春欲尽

〔五代〕欧阳炯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三岔驿

〔明代〕杨慎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三虎行

〔宋代〕方岳

黄茅惨惨天欲雨,老乌查查路幽阻。

田家止予且勿行,前有南山白额虎。

一母三足其名彪,两子从之力俱武。

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

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

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蕴乞火霜风寒。

劝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呜呼!

李广不生周处死,负子渡河何日是。

三姝媚·蘼芜春思远

〔清代〕王鹏运

蘼芜春思远。采芳馨愁贻,黛痕深敛。薄命怜花,倚东风罗袖,泪珠偷泫。瞑入西园,容易又、林禽声变。那得相思,付与青苹,自随蓬转。

惆怅罗衾扪遍。便梦隔欢期,旧恩还恋。芳意回环,认鸳机锦字,断肠缄怨。缕缕丝丝,拚袅尽、香心残篆。漫想歌翻璧月,临春夜满。

三人成虎

〔两汉〕刘向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庞葱曰:“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庞葱曰:“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三晋已破智氏

〔两汉〕刘向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

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

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王曰:“善。”

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