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鸭》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属《绝句六首》组诗之一。此诗以"花鸭无泥滓"起兴,通过描绘洁净的鸭子形象,暗喻高洁品格。后两句"阶前每缓行,池上不逐群"进一步以鸭子的从容姿态,象征独立不阿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简淡,意象清新,在咏物中寄托了杜甫的人格理想。
花鸭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花鸭》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安史之乱虽平,蜀地仍动荡未安。诗人暂得闲居,观察草堂禽鸟而作《绝句六首》,此为其三。诗中"花鸭无泥滓"的洁净形象,既是对自然之趣的捕捉,又暗喻自身在乱世中保持的高洁品格。"池上不逐群"的超然姿态,更寄托了杜甫不合流俗的孤高情怀,展现了其晚年诗作中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翻译注释
翻译
花鸭身上清净无泥,常在阶前缓步而行。
它让羽毛不同于群鸭,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花鸭啊,你没觉到群心在忌妒么?不要惹得众眼受惊。
主人用稻粱喂养你,留心啊,千万不要先出声。
注释
(1)花鸭:水禽。
(2)泥滓:泥渣。
(3)阶前:一作“中庭”。
(4)牵:惹得。
(5)稻粱:鸭饲料,比喻禄位。
(6)沾:沾受恩惠。
(7)先鸣:比喻直言。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欹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翦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小窗春到。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花犯·苔梅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花岛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犯·小石梅花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花朝
百花风雨泪难销,偶逐晴光扑蝶遥。
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花月痕·第十五回诗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