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间》是明末抗清少年英雄夏完淳的绝命诗。全诗以"三年羁旅"的辗转起笔,"南冠楚囚"的典故暗示被捕命运;"山河泪"与"天地窄"的强烈反差,迸发出家国沦亡的悲愤;"泉路近"的死亡预感与"别乡难"的骨肉深情交织,最终升华为"毅魄归来看灵旗"的壮烈誓言。诗人以17岁之龄将个人就义与民族气节完美融合,其"已知-欲别-归来"的情感递进,展现了少年英雄"捐躯赴国难"的崇高精神。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别云间》此诗作于顺治四年(1647年)夏完淳在云间(今上海松江)被捕解往南京时,九月英勇就义。诗中"灵旗"指抗清义军战旗,"南冠"典出《左传》囚徒称谓。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年轻的绝命诗人,其姊夏淑吉记:"弟临刑神色不变,口占此诗。"郭沫若历史剧《南冠草》即以其事迹为原型,松江醉白池公园现建有"完淳抗清"纪念碑。
翻译注释
翻译
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
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注释
(1)三年:作者自南明弘光元年(公元一六四五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南明永历元年(公元一六四七年),共三年。
(2)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羁:停留。
(3)南冠:被囚禁的人。
(4)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5)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
(6)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夏完淳的诗
相关推荐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