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注释
(1)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2)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3)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
(4)傍:靠近,邻近。
(5)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6)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1)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2)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3)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
(4)傍:靠近,邻近。
(5)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6)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巴女谣》是唐代诗人于鹄采用民谣体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一十,此诗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在“藕丝菱叶”的江边牧牛,“日暮还家”不愁会弄错,因为“记得(自家门口有)芭蕉出槿篱”。全诗就像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巴女的可爱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使此诗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
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