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谣

〔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作品简介

《巴女谣》是唐代诗人于鹄采用民谣体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一十,此诗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在“藕丝菱叶”的江边牧牛,“日暮还家”不愁会弄错,因为“记得(自家门口有)芭蕉出槿篱”。全诗就像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巴女的可爱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使此诗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注释

(1)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2)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3)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

(4)傍:靠近,邻近。

(5)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6)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全文拼音版

yáo
niúchàngzhúzhīǒulíngbàngjiāngshí
chóuhuánjiācuòjiāochū槿jǐn

作者介绍

于鹄(生卒年不详),大历、贞元间人。曾隐居汉阳(今湖北武汉)山中。部分诗篇与和尚、道士有关,也有反映现实生活之作。其表现手法颇为冷隽。《全唐诗》存其诗约七十首。

于鹄的诗

相关推荐

巴丘书事

〔宋代〕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巴陵别刘处士

〔唐代〕王昌龄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