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二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作品简介

《移居二首》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均写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又各有侧重。移居二首·其二写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忙时各纪衣食,勤力耕作,闲时随意来往、言笑无厌的兴味。整个作品充溢着温暖与欢欣的气氛。

创作背景

《移居二首》这组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或七年(411)。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义熙四年(408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时以船为家。两年之后,即义熙六年(410)九月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当是移居后不久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注释

(1)斟酌: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

(2)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

(3)厌:满足。

(4)此理:指与邻里过从畅谈欢饮之乐。

(5)理:义蕴。

(6)将:岂。

(7)将不胜:岂不美。

(8)兹:这些,指上句“此理”。

(9)纪:经营。

(10)不吾欺:即“不欺吾”。

全文拼音版

èrshǒu··èr
chūnqiūduōjiādēnggāoxīnshī
guòméngèngxiāngyǒujiǔzhēnzhuózhī
nóngguīxiánxiázhéxiāng
xiāngyánxiàoyànshí
jiāngshèngwèi
shídānggēng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著名诗人、辞赋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躬耕田园。其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展现了对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成为中国文化中高洁品格的象征。

相关推荐

游后湖赏莲花

〔五代〕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殿前欢·楚怀王

〔元代〕贯云石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

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渡混同江

〔金代〕蔡松年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

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宋代〕范成大

家山随处可行楸,荷锸携壶似醉刘。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

蝼蚁乌鸢何厚薄,临风拊掌菊花秋。

新居

〔宋代〕苏轼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

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